阳光风雨后,独步大良城

“ 淳佑三年(1243年)春二月,……余玠徙广安城,治大良平……四年(1244年)五月庚戌,玠奏大良平诸城工段次弟就诸”。大良城又名大良坪,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小井乡境内,因四周岩壁陡峭,状如莲瓣,故又名莲花山。大良城与钓鱼城同期,又处渠江上游,所以无论从陆路水路,对合川和重庆都能形成天然拱卫。是以宋元双方在此或战或降,攻守易势,反复争夺。

风云激荡36年,脑补一个真实的古钓鱼城

大厦终将倾,独木也难支,从淳祐三年(1243年)余玠命冉琎﹑冉璞筑城伊始,到祥兴二年(1279年)守将王立以不得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钓鱼城上刀光剑影风云激荡长达36年之久,最终还是开城以降。只两个月后(1279年3月19日),崖山海战也结束了,南宋王朝自此宣告正式灭亡。钓鱼城内燃起雄雄大火,伶仃洋上浮尸十余万众……止战之殇,哀我华夏,再无中华!

风雨龙骨寨,一个关于因果报应的离奇传说

龙骨寨位于重庆市石柱县六塘乡境内,距县城20公里左右,因山型似飞龙而得名。龙骨寨其实没有寨,因为山形突兀狭窄,最宽处也不到两三米,所以只修得了一两间偏房,住下那么两三个人,而龙骨寨最初兴起也是因为山上有座庙。据说最初修庙的是当地一个金大善人,因为年少时受穷受苦,尝遍世间冷暖,看破万丈红尘,是以后来发迹便自断尘根,抛家舍业,散尽家财来到龙骨山上修庙……

风吹起,云也退,万寿山上斯人长已矣

2 评论

石柱,石砫,其名有自,因为县名,也因为秦良玉(秦良玉在此筑有官寨),所以这万寿山也是必须要来。只是我心里也犯嘀咕,这么丁点儿如指拇大小的柱状山峰,也好意思说“石柱擎天”?后来心下悄悄低俗了一把,考虑到男女石柱之性别,再反观男石柱有如中指朝天,瞬间秒懂。只在三百年后,于大风中某也立于故土斯墙,抚摸着寨门上一笔一划的历史镌刻,想象着当年的刀光剑影和鼓角争鸣……

谁说红颜不封侯,谁辩良玉真假墓?

5 评论

我亲眼见过博物馆里的蟒凤衫很是修长,而传言也说良玉身高足有一米八六,于是此时此地,心下不停脑补将军形象之高大威猛!“古今争传女状头,谁说红颜不封侯”?“良玉以巾帼效命疆场,古所未有也,迹其忠忱武略,足愧须眉已”,纵其赫赫战功与铁军威名,自是能够青史流芳,为后世敬仰!所以管她真墓还是假墓呢,我来过看过,而且心存敬意与缅怀,并与将军魂灵于林泉溪下心会神交,这就足够!

迷途弃路,鱼木寨里上下求索

5 评论

谋道风光秀丽,山水旖旎,而谋道这个名字也是其来有自,当年一代枭雄四川总督赵尔丰,于磨刀溪关帝庙前所题那句:“大丈夫磨刀垂宇宙,士君子谋道贯古今”,也算掷地有声,言犹在耳。反倒是那鱼木寨之名,是否真是取自某土司见鱼兴叹的那句:“吾克以寨,如缘木求鱼”,却是无从考证,见仁见智。《万县志》有载:山高峻,四周壁立,广约十里,形如鞉鼓,从鼓柄入寨门,其径险仄,寨内广有田产竹木。

万州白土人头寨,一人一寨独守悠悠岁月35载

20 评论

重庆市万州区白土镇的人头寨,位于渝鄂两省、三县(万州区、云阳县和利川市)的交界处,海拔其实并不算高,大概一千五百米左右,但却据说是“万州之巅”。因为群山环伺,一峰独耸,占尽了形胜之利,最关键的是主峰突出形似人头,惟妙惟肖!但老实说吸引我来此的其实并非是这“头”,而是要爬上人头所必经攀援的那段登天云梯。真的,即便时下老乔已经把它换成了铁扶梯,但依然难掩那种强大的战天斗地的无形气场。

高楼之上观风景,太平年岁守太安

2 评论

云下的村庄,喇叭里大咧咧放着一些我从来不会听的所谓流行歌曲,有一朵云幻化出一枚似也不似的心形……莫可名状,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当时心境。就像司南祠和丁家楼子,当年也应该是富在深山有远亲。如今换作是我,穷逼loser路过,我说只为风景而来,你信么?呵呵。修行不在远方而在路上,大美与大俗,还不都是为了换个心情?有时候,说不出也是一种经历。就像此刻,我莫名其妙想要逃离……

万州打卡,粗心略过天生城

11 评论

天生城,位于万州区周家坝街道,“因山势雄奇,平地隆起,四面悬岩,绝壁凌空,峭立如堵,自然成城而得名。相传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伐吴时,曾屯兵于此,故又名天子城”。但事实上无论天生城还是天子城的叫法,我想最早都应该是始于明代守将刘耀所题碑记得来,真正抗元时期,此城究竟名之为何则不得而知。碑记有云:特于千秋坪因不筑而金、不凿而汤者,字之自天生城,用寿诸石,以教天下后世之忠孝者。

冒冒失失,穿越渝北铁壁寨、胜保寨、斗碗寨

6 评论

创业惟艰,败家其实也不易。成也罢,败也罢,都是命里带的呀!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富不过三代也像是一种金科玉律,有钱谁都可以立下百年之基,却谁也定不了所谓的百年大计。儿孙自有儿孙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什么家境,什么家学,什么个人能力,那都是虾扯蛋的玩意儿。个体改变不了时代却总能顺应时代,真到了城头变换大王旗的时候,孝与不肖,不都是但凭天意!

重庆前哨,南宋抗元之江北多功城

4 评论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铸剑为犁,朗朗读书声盖过战场厮杀,这也是人心向善,包容罪与罚的自然抉择。如今硝烟散尽,学生出关,只留下这破窗烂瓦和残砖朽木,默默铭记着往昔峥嵘。“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没有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没有同学间的风华正茂……但总会有见证者,也许是人,或许是物,它们一定会告诉你什么叫戎马倥偬,谁曾在这里“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登凤凰山,法王寺里面壁参禅

2 评论

法王寺,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法王寺镇(此前为二里乡),始建于宋元之际,兴于明清,系清同治年间敕赐的“十方丛林”,为川南黔北著名古刹……梵音频仍,不管是黄钟大吕还是云云唱念,我最欣赏的一点就是尽管游客络绎不绝,法王寺却始终能够清醒地保持不被商业化。苍茫大地,浮云聚散,以我生之有涯量这宇宙无垠浩瀚,得失利弊,喜怒哀愁……佛不度我,我该作何如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