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在万州多做逗留,下了天生城,在路口随便找了家馆子解决午饭,然后打的直奔汽车南站。
记不清南站到太安镇的车是半个小时还是四十五分钟一班了?但司机师傅叫人时喊的是太平而不是太安,尽管路线牌上有写,但我还是多嘴确认了一次才放心。回来后度娘告诉我,司机之所以这样叫其实也不是无厘头…
百度百科:
太安镇,清代至民国初为郭里五甲,1938年置太平镇,寓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天下太平的诉求;1958年改为战斗公社,寓意大跃进时革命激进的热情;1978年更名太安镇,寓意改革开放初期国泰民安的愿望。
呵呵,这小小的一个太安镇改名总是与国运休戚与共,这拳拳报国之心,谁还敢说山高皇帝远?
山远路远,作为一个外地人,我是怎么知道这地方的呢?只因为网上看到了两幢古楼的照片,觉得工艺不错。继续搜索,复又觉得这地方风景更不错,所以才会有此一行的说。
司南祠为当地丁氏宗祠,位于万州区太安镇凤凰社区五组,系丁氏先祖丁杰主持修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竣工。丁杰号司南,故祠堂亦称司南祠。司南祠坐落在凤凰山脉九里山一座险峻的山峰顶部,坐东朝西,三面是悬崖,一面为陡坡,只有一条狭窄的坡道可以进入祠堂。祠堂周围寨墙有210米,呈椭圆形,墙体厚度达1.5米,围合面积约1200平方米。司南祠地势险要,层层设防,戒备森严,进入祠堂自上而下要经过四道关口。
呃,前面一段我抄的三峡都市报的内容。看图说话,关于三面悬崖甚至于“险峻”的描述,似乎有点儿言过其实。但层层设防,戒备森严,还是所言不虚,就这条件这位置,凭丁氏一大家子人,再有一小队家丁,怎么着都是固若金汤,兵痞土匪总不至于有炮来轰吧?呵呵。

我即来得不早也来得不巧,当地政府将原本废弃的司南祠修葺一新之后,便一把铁将军锁门,将当地人、外地客,所有人的好奇心都挡在墙外了。唉,我网上看的图文介绍还是2014年的,来晚了5年,该着无缘得见!
司南祠正前方,千米左右的小山包上,有一楼子兀自耸立,那便是它的孪生兄弟:丁家楼子。
真的是兄弟。当地人说两幢楼分别为丁氏两兄弟所建,一人守一山头,建筑形制和规模都差不多,只是丁家楼子这厢败得太快,没能很好的保留下古迹,如今就剩一幢孤零零的箭楼。

箭楼很高,四周都有射口,但因为被政府同样修葺过,我猜想本来应该是没有这样式的木梯,甚至于梯子都不该有。通常按理来说,土匪来时一家人才架梯上楼,然后旋即撤梯,土匪也就只能在底下急得跳脚,莫能奈之何……
如今无需躲匪,但还要避暑……楼子周围,新修了一溜儿的避暑房,俨然一小区,但貌似销售情况并不怎么理想。
同样也是铁将军把门,但总算可以凑得近前,终于明白啥叫高屋建瓴。丁家楼子的工艺委实不错,只可惜终是没能应了门楣上所题的“源远流长”。
后来有听晚上住宿的旅馆老板娘说,解放后这楼子分给了贫下中农,东家一间屋西家一垄墙,所以最后整体形制没能完全保留下来。司南祠还算幸运,因为一直有后代居住,我们正聊的时候还碰巧就遇到原主人路过。老板娘便说起他一直住到了1989年左右,才以五万元的价格变卖司南祠,搬了出来……嗯,想当年“万元户”都牛逼哄哄,五万确实不算少,但怎么着也有点辱没祖宗吧?还好,最后几经转手,又被政府收了回来。
呵呵,如果单单就为两幢楼子跑这么老远肯定是不值,但是太安还有茶山、梯田和云海,当然这些都需要视乎季节时令……不过,管不了天,我还不能碰碰运气?
过了清明,茶山指定不用去,但梯田确实很美呀,不过老实来得季节不对,应该在水稻成熟时或者入冬蓄水以后,千层的稻浪或者冬水田在太阳底下闪着金光,应该煞是好看!甚至如当地人所说以前外出务工的人不多时,地里种满玉米的时候,金黄金黄的,还要更美。
不过也没啥,见上一面便是有缘,在这逶迤群山之中散落下这千层梯田,怎么看还是怎么壮观……不敢说人定胜天,但你不得不佩服前人改变自然改变命运的勇气!当年,就算是土里刨食儿也真不简单呐。
见过了梯田,基于某人一贯的运气,对云海就不抱任何奢望了。
夜里又下了一夜的雨,但早上起床还是没忍住往窗外一瞧……呃,云海没有,云山雾罩还是可以看。于是等不到老板起床告别,洗洗涮涮收拾行李,早饭都不吃了,赶紧打包出门。
远山如黛,正朦朦胧胧地醒来。雨下生雾又风吹云散,一会儿是仙气袅袅,一会儿又是惟余莽莽。
公路边,有个傻冒儿撑着伞,站在三脚架前,手里还拿着无人机遥控器,眼睛眨也不眨,时刻关注着这韶华易逝。光线,光线,我要光线……只可惜,太阳公公老是听不到我深情的呼唤。
呃,我是从来没有好运气!
远处的太安镇从晨雾里钻出,肚子便不争气的咕噜咕噜了起来,好像前方有谁在招呼我来吃早饭似的。咳,已经等了个多两钟头,再要慢慢腿到镇上,那吃的也该是午饭了,好不?
云下的村庄,喇叭里大咧咧放着一些我从来不会听的所谓流行歌曲,有一朵云幻化出一枚似也不似的心形……莫可名状,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当时心境。就像司南祠和丁家楼子,当年也应该是富在深山有远亲。如今换作是我,穷逼loser路过,我说只为风景而来,你信么?呵呵。
修行不在远方而在路上,大美与大俗,还不都是为了换个心情?
有时候,说不出也是一种经历。
就像此刻,我莫名其妙想要逃离……
太安的这个云雾是真的看起舒服,这是飞了多高拍出来的效果。
在山上,多一厘米都是新高,一般百米左右就可穿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