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差个“关于”页面,于是我用DeepSeek给自己写了个传记

我到底是个拖沓的人。

网站改版数月未竞。一个页面,一个功能,如果暂时没有想法,或者效果总是不满意,我的习惯就是直接搁置,十天半月内不管不问,直到某日灵光一闪。

所以,我最后会被一个“关于”页面卡壳许久,那就再正常不过了!其一,因为数据丢失,找不到以前的设计底稿,连文字都不能背书,只有打倒重来。其二,我也确实纠结,想要简洁,又想要装逼,还想表达出更多,总之就想搞点与众不同。

我也确实是脑子短路。

某天才突然想起,还有 “网页快照”,世界上还有一个叫作“Web Archive”的牛逼网站,可以找回我丢失的很多东西。于是再不用纠结重写“关于”,只需要从新打版设计。不过,数日无感,依然卡壳中……直至今日,突然想到我新版依然偏古风设计,不若装逼就装个大的,把“关于”改成文言文?文字够拽,版式也就无需多虑不是?

于是,我把原来这段自我介绍扔给了DeepSeek 。

江子渔,80后,籍贯重庆南川,退役平面设计师、前后端贫下码农、多年自由职业的大龄单身loser。乱码字,懒翻书,假摄影,好老歌……其貌不扬能力中庸,但是性格直爽,不巴结不将就,可为君子亦能怼小人。管它岁月如梭还是白云苍狗,永远保留一颗赤子之心,爱憎分明!

20年了,从最初的日记网站起算,独立博客也都记不清改了多少版,域名、网名和笔名亦如是。但貌似永远也逃不出个渔樵耕读诗书传家的美好愿景,与土有情,与水荣焉。用一句话说明,就是乡土情结很重!很重!很重!比如“江子渔”不姓江,只是因为老家在水江镇。虽然水江只有两条不大不小的河却也不能算作是江,但生于斯长于斯,离家多年一点也不妨碍于我的念兹在兹!

从“追风岁月”到“打鱼樵夫”再到“江石子渔”、“江子渔”,最近的几次改版改名都和鱼纠缠不清,但我其实并非喜欢鱼,甚至都不太爱吃鱼……此渔非彼鱼,钓胜于鱼,更多的我还是想强调一种关于生存关于向往的态度抑或是意境。另者,改名总是与水与木交关,悄悄告诉你那是因为五行克用缘故,爱信不信,呵呵。

我到底是个吹毛求疵的人!

数易其稿,挖典故,抠细节,不厌其烦地互相折腾,最终还是与 DeepSeek 联手创作出了一篇《江子渔小传》,洋洋洒洒,蔚为壮观。都不用斟酌什么版式设计,直接仿古竖排,红圈句读,再加个译文按钮,嗯好像是有那么一丢丢内味了!

渝州隆化江子渔,庚申石猴岁诞。初秉丹青笔,后执玄黄码,浮槎网海廿春秋。虽为寒士落魄,然骨傲秋霜,耻折五斗。可披君子袍,亦唾小人冠,胸中泾渭刀裁峻,心上朱砂色未凋。

筑云庐廿稔,九迁巢穴,三易旌旗。渔歌共樵斧锵鸣,耕雨与读星辉映,此志岿然若青崖峙雪。纵居阛阓,犹怀鹏举之志。果如水江无江,江石无渔,游子笔寄烟波,恍若子陵钓雪。故曰:赤壤原非墨色,寒士砚承风露,浑如摩诘画禅也。

初号”追风客”,再易”渔樵子”,终取”江石子渔”。若诘其慕鱼,孰为濠梁之辩焉?或疑其卜卦,乃合洛书水木生机。每遇诮问,则振袂笑曰:”太公钓渭岂求鲤?中流击楫惟誓心!”/

尝见其砚池自铭:”墨泼巴山雨,毫收蜀水云。”观其博名更迭,犹见杜宇啼春,精卫衔石矣。所谓三改其号者,实以域名作钓矶,代码为丝纶,于红尘骇浪中,独钓寒江皓月耳。

以我有限的文学功底而言,这传记尽管差强人意却也能凑合作数了。起码,有比没有强。至少,不用再卡壳。

移动端还遥遥无期,怎么着也得先把 PC 端赶紧上线。不然,天知道一句:“I will be back!”我还要叨逼叨多久?

最近不断尝试用 AI 创作文字或代码,我把前后文尽皆誊录于此,其实也是想说明一个我一直坚持的观点:AI 只是工具,用户才是短板。这篇小传之所以写得差强人意,那是因为我本来也写不好古文。工具,只有在牛逼的人手里才更牛逼!

没了王屠夫,刀再锋利,设若递给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娇小姐,能不能吃上肉?依然还是个大问题……

芸芸,不知所云。提笔作记,说明我其实多少还是有些小满意。毕竟把终日浑浑噩噩解释为“于红尘骇浪中,独钓寒江皓月”,是有点装逼,是有点高级。

当然,我更喜欢“墨泼巴山雨,毫收蜀水云。

论装逼,我只服自己!

就像末了,我还签章落了个款:“乙巳庚辰月庚戌日子渔与深度探索共执笔;鱼书可托  wei@ichov.com”。

本文由 江子渔 发布在 博客 专栏,并贴了 等标签。

共有 4 条回应

  1. 没有点译的时候,我很认真的读了两遍,奈何以前没有好好学习,只看懂大概。
    你站前端设计感极强,很专业,膜拜。

    • 江子渔 说:

      嗨,凑活而已,专业早丢了,本来也是野路子出身,前端代码我都全扔给deepseek完成的。
      就是因为一直没有想法,网站才迟迟不能“借尸还魂”,最后也是没辙了,才想着各种取巧。就这手机版还没弄呢,想着恢复图片先,蚂蚁啃大象,一天啃一点是一点。
      至于个人简介,实话实说,如果不是自己参与创作,知道典故出处,不然也一样会有好多地方看不懂。我调校ai的第一要求就是要简练,要上口,要用典。而且我属吹毛求疵纠结型的,现在还一直在改字改词呢,这里看到的版本与网站现在使用的的版本已经有了细微差别。而且我确定现在还不是最终版本,个别字词和句子我也考虑很久,要不要替换了,嘿嘿。

      • 我是个将就主义的务实者,所以我就勉勉强强,我站的关于个人的介绍应该是06.07年的时候打上去的,现在要让我重新介绍自己,我自己可能也无法形容了,上次试了下,直接丢站点给Ds帮我分析站长的个性和风格,给出的答案,我都羞于展现,哈哈,给我美化得太厉害,明明我就是个俗人。

        • 江子渔 说:

          我这介绍怕也有十几年了吧?第二次改名换版时写的。反正是通过快照找回来的,同样因为不想写,写不出来。
          人到中年,无职无业还一无是处的,确实不好贴标签了。

回复 耳朵的主人 取消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