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大同书》

枕边侍读,断断续续地把《大同书》看完了。康有为囿于时代而又殊于时代乌托邦式的信仰,是非已有公论。而我之所以翻捡此书也没有什么目的,只是想看看历史教科书之外那个时代的人们真实的思想层次而已,但通篇略览下来,老实说我得承认康子文笔颇佳,走走停停也划下了不少“名言警句”。当然,因为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书中也不少自大偏颇之处,甚至有些或可以说是笑料,让人玩味更深。

当然,有时候笑话其实一点也不可笑。随便举俩例子,比如:

改良人种

康有为认为除了中国、欧美其余各地都是生番野蛮之辈,人种肤色黑不如棕,棕不如黄,黄不如白。所以为了改良人种,除了迁地、杂婚、改食之法,甚至还下猛药:

“其棕、黑人有性情太恶,状貌太恶,或有疾者,医者饮以断嗣之药,以绝其种。”

比计划生育还牛X吧?想出这种断子绝孙的招儿,好笑么?实在笑不出来……

统一文字

康认为世界文字惟汉字最美,辅以拼音字母,便可使之大同而世界化。

“全地语言文字皆当同,不得有异言异文……择大地各国名之最简者如果中国采之,附以音母,以成语言文字,则以用力少,而所得多矣……计语言之简,中国一物一名,一名一字,一字一音,过于印度、欧、美数倍。”

现在看来,汉语连键盘都占领不了遑论占领世界?可能新文化运动或者建设新中国的那拨人都看过《大同书》吧?要不也不会提倡白话、汉字简化甚至拼音化。只是最后道路越走越远,汉字甚至俨然成了一种累赘,只有拉丁字母才会有简单之美。但现在的英语它也不能算是一种世界语不是?而所谓的世界语却也小众到底没有流行开来,都觉得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不错却也无法强加给别人。统一文字是势之必然,但最后如何取舍,怎么成形那还是一个长长的未知。或许真要等到大同之后无国无界无民族,才能知道什么是文字……

不婚姻

大同之世人人平等,无国无家,无儿无女,男女之间就只有性关系了。康认为家是一切自私的源头,以家衍族,以族并国,而有国则有战乱纷争。所以,从一开始男女就不该有婚姻。

“欲去家乎,但使大明天赋人权之义,男女皆平等独立,婚姻之事不复名为夫妇,只许订岁月交好之和约而已。”

婚姻就是一种合约,但这里的约确是不以结婚为目的耍流氓。呵呵……

“太平大同之世,男女各有独立之权,有交好而非婚姻,有期约而非夫妇,期约所订,长可继续而终身,短可来复而易人。凡有色欲交合之事,两欢则相合,两憎则相离,既无亲属,人人相等。”

同时,康也是早就声明支持同性恋的哦。

“我仪图之,凡有害于人则为非,无害于人则为是。昔之禁男色者,恐好于彼而恶于此,虑害嗣续而寡人类……若以淫论,则女与男交,男与男交,一也……其有欢合者,不论男女之交及两男之交,皆到官立约,以免他争。惟人与兽交,则大乱灵明之种以至退化,则不得不严禁矣。”

我很怀疑,如果康活到今天,其想法最后会不会连性关系也省了,干脆就像电影里似的戴个头盔冥想做爱,选谁是谁,想怎么玩怎么玩?嘿嘿……

林林总总,《大同书》里有着很多很多。可以看出来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游走四方各国,其眼界学识确实有了质的提高,但那种中国文人特有的优越感与自卑感,自我矛盾而又随之终身。以我等今天的眼光和浅薄的学识去评价近百年前的经世大儒,实在不能不说是狂妄至极。所以,我所说的想笑又笑不出来不是指康本人,而是笑当年那个时代和局限。所谓“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甚至大同的世界,不一定真就是乌托邦似的空想,有些或可以说就要或者已经实现。说到底就像“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永远理不清的爱恨纠葛。但世界最终总是会大同的,届时彼大同与此大同到底有多少异同,你我就不得而知了,只有千百年后的人们才知道!

总之,空想也好,非暴力也好,激进也罢,康有为到底是进步了。

而我掩卷阖书之后,只是淡淡一笑置之,骂历史书之语焉不详,再无其它。

本文由 江子渔 发布在 博客 专栏,并贴了 等标签。

共有 2 条回应

  1. loky.liu 说:

    梦想中的乌托邦,前后有点矛盾

    • 乔夫 说:

      和梁启超后来的转变一样,这人本身就是一个大大的矛盾!
      所以,会觉得说重了吧,显得有些鸡蛋里挑骨头。说轻了吧,那又是不是只能说明我没看懂?
      总的来说,相对于时代和作者本人还算是佳作。
      毕竟我们今天的眼光是站在历史和前人的肩膀之上啊……

回复 loky.liu 取消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