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渡槽
-
天上河,地上河,奇峰渡槽里流淌着一曲岁月如歌!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奇峰境内连年干旱,田土缺水短收,为了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和出行老大难的问题,由时任泸县水电局高级工程师车福隆牵头设计,由当年的宝藏公社主持动工兴建,奇峰渡槽接连附近三溪水库的工地上开始如火如荼,时间跨度从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初。其中胜利渡槽、华丰渡槽分别在1975年、1978年完工。不思前人苦,莫替后人哀,每个人之于每个时代,都是最好的安排!作为今天的旁观者,我们只该庆幸生在了一个好时代!
-
北碚柳荫,东升渡槽,一条花了10年光阴才完工的空中水道
4 评论北碚柳荫镇的人工水渠,修建于1973年,全长43公里,干支渠共计14条,据说保存完好的现在还有30公里,与地面最大落差超过50米,其中保存最完好的就是东升村这一段1.5公里,所以集体命名“东升渡槽(水渠)”。想想那个年代,没有大型机械,全靠肩挑背磨,还是老实不易!“人定胜天”可不是空喊口号,一条水渠修了10年,怎么着都是一种壮举。红星渡槽当年可是摔死过人,东升这里不知道是不是一帆风顺?
-
红星渡槽、花莲和夏氏牌坊、冰雪盟心古道,涪陵峠峠角角逛一逛
红星渡槽于1968年1月开工,1972年12月竣工,高架槽基础宽3.5米,最高桥墩高28米,单拱最大跨度49米,槽内为三合泥地坪,内宽1米,内空高0.88米,槽沿0.3米。七百多米的渡槽,当年施工现场常年都有200余名石匠和民工在施工,最多时工人高达1000余人,均是来自周边各村的村民,他们有的挖地基,有的修正石头……工地一片繁忙,甚至夜里也点着汽油灯继续干。饶是如此,整个工期也花了4年才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