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王寺,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法王寺镇(此前为二里乡),始建于宋元之际,兴于明清,系清同治年间敕赐的“十方丛林”,为川南黔北著名古刹……梵音频仍,不管是黄钟大吕还是云云唱念,我最欣赏的一点就是尽管游客络绎不绝,法王寺却始终能够清醒地保持不被商业化。苍茫大地,浮云聚散,以我生之有涯量这宇宙无垠浩瀚,得失利弊,喜怒哀愁……佛不度我,我该作何如是观?
-
所谓十炼是指通过以炼指、立雪、炼踝、剜眼、割耳、炼顶、舍臂、炼阴、炼膝十种苛苦修行来宣扬密宗教义。诚如之前所不屑,这种需要剜目割耳断手烧阴种种来自残修炼的宗教信条实在是无论如何也感化不了我这化外之人啊。更莫说所谓修行,救人之后安然接受一家人侍奉,所修何为?那又何苦之有?虽则丘家盟誓在先,虽则本尊是为居士好像无需教条,但诚如所记“一日遇女于途,遂与之归,未几成家……”好像是挺率性而为。
-
主城周边自以为出彩的地儿差不多都走了个遍,寻摸了好半天才试想着要不去丰都太平坝、盖尔坪碰碰运气?万一让我遇上云海了呢?不过我也知道云海这玩意儿跟天晴下雨有关系又没关系的,实在不能信了天气预报,心里只能默默祈祷……基于一贯的长相运气,反正我是不敢抱有太多奢望。呵呵,这就和相亲处对象一样,别执念,别着相,讲的是一切随缘。
-
举凡大寺小庙,总会有些个传说,神乎其神。但在我看来,所谓大石箐也还算是各符其实,真的好大几坨大石头呵,可惜镜头不够广,装不下,又懒得接片的说。再然后也就没有然后了,除了山门,除了几尊断头菩萨……文革破旧过后的残砖碎瓦和近年来民间自发却不伦不类的修缮,真的惨不忍睹!我也去过很多地方,看过太多类似土地庙里四五不像的神佛造型,才知道原来文化断层多么可怕,哪怕仅只是一门工匠手艺。
-
插旗山就在槐坪村边上,公路上看起来还真有那么点气势,不知道当年吴三桂是不是真的在这插过漫天旌旗?此处空无一人,倒也平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息,上去时踩着满是青苔的绝壁石梯,迎面夹风之中还真有些如入世外修行之境。回来时再经过穿堂走廊,光线隐约暗淡加上正是下午临近傍晚光景,影影绰绰中让人感觉仿佛正在穿越。来世今生,望不穿时就只有赶紧逃离!
-
起个大早上桴焉。车行山间,云山雾罩,微凉,还真有些说不出的感觉。下车问路,每问一人每人就头上顶个大灯泡,“这个天去天坑,你找虐么?”。接连几人都说路又远又不好走……好嘛,我打退堂鼓。转过身来下探镇前的麻湾洞。雾好大,完全看不到沟底。先走右手边,直到断路,然后回过头转身向左在半山腰林子里一阵乱窜。
-
前后左右,除了雾还是雾,幸运时隐约可见远处苍山如黛近前云雾飘渺,眨巴眼的光景眼睛就又会坠入一片雾霾之中的虚无,除了自己和苍白你再瞧不见任何颜色。一阵风吹来,雨来雨歇,浮云散聚,置身其间只得兴叹人生如梦!山边接一瓶天然矿泉水,犹如冰镇直接沁入心脾深处。只当它是酒,对着眼前一片苍茫即兴念叨几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呵呵……
-
据清代乾隆24年《佛天洞鉴》碑记及嘉庆年间园寂僧12代信徒墓志所记,香云寺始建于元代,毁后于明代复建。清代乾隆、同治年间,历经三次维修扩建,后铸铁佛三尊,故在《佛天洞鉴》碑记中称为“铁佛香云古刹”。1996年9月筹备恢复该寺时,借碑记的称呼名为“铁佛香云寺”。一切皆为新修复建毫无古韵,总之各种原因的遗憾……不过,庙虽小却也有几分精致,有僧徒教众若干,云云唱念,倒也挺像那么回事!
-
昨晚在亲家那里喝酒,三巡之后都有感于时运不济所以相约今日上山烧香。 华岩寺规模还算宏大,不过大多都是新修的,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