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门寺塔亭外观其实与普通古建无异,并不显眼,近看才发现内藏乾坤,是大盒子里装小盒子的双重结构,三层的木殿内装着一间石室(无际禅师亭),石室内又安置着无际禅师的尸骨塔。无论石建和木建都式样繁杂,雕花精美,要不是石头被涂上了涂料才让人不禁忽略了这木石之间其实该有的天壤之别。古代中国,土木玩得挺溜,但用石料除了围墙造桥,造屋还真是少之又少,更遑论这石工的精巧程度惊为天人,所以木门寺这国宝当之无愧!
-
我之所以对安岳,对茗山寺心心念念,就因为网上流传的寺内那几龛被风化过后的石佛造像,那如水似波的天然肌理,非是一般的吸睛……茗山寺又名虎头寺,坐落在安岳县顶新乡民乐村虎头山巅。寺不大,新修的不作算,就一个四合院外加两间厢房。虎头山也不高,三面环崖陡立十几二十米高,正好够开凿佛龛,于是渐渐成形于两宋之际,而也正因为如此,茗山小庙才得以在千年以后以佛闻名。
-
孔雀明王造像窟为北宋所建,高7.4米,宽4.4米,深2.7米。半身孔雀也有2.3米。明隆庆四年(1750年)僧崇智在此建孔雀寺。窟中明王坐像一头四臂,结跏趺坐于莲花上。左上手执莲蕾,右上手已毁;左下手托蟠桃,右下手托贝叶经。宝冠璎珞装饰华美,姿态端庄。明王座下半身孔雀也相当精美,同明王一样也着“烟熏妆”,因为此窟连同窟前的厢房曾被分给一家人做了厨房,惟其如此,才在那个大破坏的年代当中幸免于难。
-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乡愁,不论在家乡还是异乡。我的乡愁大概一直年轻,定格在20年前出门求学我离开家乡的那刻,所以每每午夜梦回还总是回到中学时代。尽管青春于我而言其实并不美好,有太多的晦涩懵懂和失意,但也总有更多的睹物思人和情真意切,所以念兹在兹。有些人有些事,因为错过才美好!漂泊流年呵,一年也难回一两次故乡,所以山水入梦皆泛白,犹如水墨丹青多情自缱绻。
-
擂鼓城上偶遇一不知名神棍,叨逼叨半天,就想撺掇我花钱消灾……唉,像我这么心慈面善的人,不过是基于礼数递了他一支烟,却被当成傻逼日哄半天,强龙不压地头蛇,我还不能随便发火,真是雷死人不偿命!其实,我很想将他一句:“大哥,你连麻衣神相都不会,还好意思跟我讲周易?”要真会相面,丫就不会跟我面前瞎逼逼了,呵呵。我能说我虽然不看周易也不研究麻衣,但仅凭你一双眼睛就能看出非奸即滑,八九不离十么?我看人一向很准的!无需看书,只要阅历……
-
出了小宁城,就着急忙荒的往得汉城赶,中途在元山镇一家叫重庆小面的馆子吃了个盖饭。不点招牌小面,是因为除了早餐,中午和晚上我一般都不吃面,不顶饿的说,再一个老板居然不是重庆人,呵呵。路过灵山镇的时候,看见路边招牌上有个巴灵台景区,赶紧掏出手机问了问度娘,发现图片景致还不错,于是立马让老司机方向盘一打,刻意进去刹一脚。4A景区,因为淡季,门票20元/人……
-
我抑制不住心中激动还想多说一嘴,此行一直叨逼叨的觉菀寺、鹤鸣山、剑门关因为失之交臂可能需要来日方长,再补上一课。特别是最后一日的徒步不慎摔了24-70的镜头,所以似乎就一下子放大了我心中遗憾而郁闷久久……但是的但是,就在今天,本着破罐子不怕摔的心态,手上使劲那么一拍一拧,啪嗒一声响过,我都以为中间什么元件可能已被我拧断而彻底歇菜了,结果——结果我居然把它修好了!
-
肖溪古称为“龙凤洲”,成于唐宋,兴于明清,有近千年的历史,距离广安市区约七十多公里,与达州市渠县交界。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有肖姓移民于此,故称肖家溪……冲相寺位于肖溪镇东北,行程约四五公里,好小好小的一个庙,就只有一个大雄宝殿加左右两进厢房。不过小归小,资格却有点儿老,冲相寺建造年代最远可追溯到晋朝,唐初赐名“冲相”,为定光古佛道场,自此延续千年时光。
-
龙骨寨位于重庆市石柱县六塘乡境内,距县城20公里左右,因山型似飞龙而得名。龙骨寨其实没有寨,因为山形突兀狭窄,最宽处也不到两三米,所以只修得了一两间偏房,住下那么两三个人,而龙骨寨最初兴起也是因为山上有座庙。据说最初修庙的是当地一个金大善人,因为年少时受穷受苦,尝遍世间冷暖,看破万丈红尘,是以后来发迹便自断尘根,抛家舍业,散尽家财来到龙骨山上修庙……
-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铸剑为犁,朗朗读书声盖过战场厮杀,这也是人心向善,包容罪与罚的自然抉择。如今硝烟散尽,学生出关,只留下这破窗烂瓦和残砖朽木,默默铭记着往昔峥嵘。“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没有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没有同学间的风华正茂……但总会有见证者,也许是人,或许是物,它们一定会告诉你什么叫戎马倥偬,谁曾在这里“书生意气,挥斥方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