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度劫,古塔镇妖,也来扒一扒安岳孔雀洞和报国寺

两年前曾经到过安岳拜佛寻墓,但因为修桥堵路以及时间脚程的关系,所以彼时安岳一干“国字号”的文物古迹我也没能瞻仰完全,独独落下了经典的茗山寺和木门寺,殊为遗憾。

虽然我完全不懂文物和考古,也分不清各位菩萨和佛陀,但美和丑我总能看得出来撒,像美学这种视觉情绪化的东西又不是啥科学或者玄学,就算再怎么曲高和寡和因人而异也总还得有一些普世的天下大同。要不然,也不至于全国人民都要喷峰门寺被换了彩绘新妆的那窟佛像好丑不是?所以我遗憾的其实就是一分爱美之心的求之不得,呵呵。

冒雨上路

最近无聊,便又想起,有遗憾自然要找补,于是旋即动身前往,在周末大雨滂沱的早上。

七点钟出发,这雨其实下得也很是应景,临到安岳雨便停住,端的十分喜客。


在入境安岳之前,路过大足高坪镇看到路边有个高峰寺的路牌,老司机手一滑就转了进去。

走到门口一看“西少林寺”的名头倒是整得挺大,其实就是一个四合院而已。高峰寺始建于清康熙41年(1702年),始祖西竺禅师(俗姓杨,湖广填四川之移民)所创,解放后辟为学校,庙内诸多佛像古迹又多数毁于文革,如今除了门口金刚背后的毛氏语录和进门正堂左壁上的功德碑算是文物古迹,也就里外里的撑栱木雕才最精美最有看头了,虽然我也看不懂个中场景内容。


▲ 高峰寺正堂外的精美撑栱 / 摄影:Ant

好看是好看,我这摸出相机正准备每根撑栱都拍上一张,回家慢慢欣赏,结果突然蹿出一老头儿严肃的制止了我,说是前些年撑栱被盗许多,不让拍……敢情只要谁表现出喜欢就谁都有要做贼的趋势啊?我反正是一张都没拍到,唯一的这张还是因为老司机下手比较快。

挺欣赏老头儿的尽职尽责和热情周到,但我好想对定下这规矩的大人们说说文物保护能不能不要这么刻板和教条?这光天化日大马路边的,谁拍不是拍,你都管得过来?现在都有专人保护了,头上还有天眼密布,一般哪个笨贼会傻傻的往枪口上撞嘛?何况说文物文物,不让见光,不让宣传,若不能以文又何以化物?都像“金包卵”似的敝帚自珍,生怕更多人知晓,那又算啥劳什子的文物呢?

不让拍,那甩屁股就走咯。


安岳双龙街(乡)的孔雀洞石窟,大门紧锁,只能隔着铁栅门远远地凭栏自顾。

其实路过的大姐热情地告诉我们,可以找附近家中的管理员开锁,但想想还是算了,各位网友的游记里已经把孔雀明王拍得纤毫毕现,我来总之是打酱油,远远地看和凑近了看其实也没啥本质区别。主要还因为有且仅有这一窟而已,不想折腾。如果不是顺路,两年前和现在,我可能都不会到此一游的说。



▲ 近观明王的“烟熏妆” / 摄影:野娃

孔雀明王造像窟为北宋所建,高7.4米,宽4.4米,深2.7米。半身孔雀也有2.3米。明隆庆四年(1750年)僧崇智在此建孔雀寺。

窟中明王坐像一头四臂,结跏趺坐于莲花上。左上手执莲蕾,右上手已毁;左下手托蟠桃,右下手托贝叶经。宝冠璎珞装饰华美,姿态端庄。左右立两天王(有说是阿难和比丘),上方还有四金刚和六天人像(又有说是十礼佛)。其中人设和神话故事的版本各人各异总之不尽相同,对错与否实在不得而知,所以随便听听便罢。



▲ 明王座下惟妙惟肖的孔雀 / 摄影:野娃

明王座下半身孔雀也相当精美,同明王一样也着“烟熏妆”,因为此窟连同窟前的厢房曾被分给一家人做厨房堆了柴火,惟其如此,才在那个大破坏的年代当中幸免于难。旁边另一窟当年就很遗憾的直接被炸毁了,现代人重新还原过后的土地庙似的风骨底韵在艺术层面上和旁边明王窟的古人水准完全不在一个档次,所以我才说有且仅有一窟嘛,比华严洞还势弱。



孔雀寺背后的小山包上还有个报国寺,两寺一上一下毗邻而居,境况遭遇也自然无异。

报国寺的左右厢房也是分了当地人家,甚至于大雄宝殿正前方的院坝都被划了半边做牛棚,牛粪味道虽然不算太冲,但堆积如山也还是让眼睛鼻子有点难受。

前尘往事如云烟。佛说,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报国寺也是佛道一家,前有大雄宝殿,后有三清殿,如果两边厢房或再立过孔老二的话,那就不该是报国寺应该叫三教寺了,就该像川主庙一样的流行于四川盆地各处。

报国寺年久失修,眼见并无遗迹可考,只从大雄宝殿与三清殿之间的一座晚唐风格的经目塔来判断,估计始建于唐宋之间,但房舍在我看来并没有那么年深日久,再结合孔雀寺始建于明,所以我想报国寺的肇始再远也约摸不过清初康雍乾三世之间吧?应该是有经目塔在先,又在孔雀寺已然没落以后,不然两寺之间距离如此之近,难免不会有所龃龉,在僧众资产方方面面产生嫌隙。同时也因为个人觉得眼前这建筑风格已经无限接近于近代……我甚至怀疑现在留下的这俩殿就是八九十年代才翻修过,没保护好才烂这么快而已,嘿嘿。



尽管这佛那佛那么多的佛都端坐塔上,但这经目塔却也并不能为我的信仰所张目,因为除了需要时拽拽词,我可是真不信佛也不信教啊。“一切皆流,无物永驻。但契本心,不用求法。”所以不嗔不戒,我就只信我自己!

如倒影水中的鲜花
只可看看未能摘去
如飘于风中的花香
虚虚渺渺淡然逝去

此情此境,就想哼上一曲,但一不小心又暴露了年龄……谭校长威武。


报国寺经目石塔造型为高台基单檐式,高12米,分八方三层,每层各有亮柱八根,柱分八面,有六面各刻一佛经经名,计有亮柱二十四根,共刻佛经名一百四十四部,字迹古朴,书法流畅。塔身四方各层上壁,浮雕结跌坐小佛像一尊,共计二十四尊。石塔古朴庄严,雄伟挺拔,保存十分完好,具有极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

当然,所谓“宝塔镇河妖”嘛,此处无河但传说原来是井,并与山下远处只需流糠半日的某条河流相通,所以后来才有妖从井中出为祸乡邻。便有高僧趿草鞋准备下井拿妖,并谆谆告诫其徒:“若见井底草鞋起舞,务必为我擂鼓以壮声威!”结果小和尚真看到草鞋起舞时,为鞋所迷,忘了击鼓,以至老和尚最终累毙于井下,为妖精果腹。小和尚于是悲愤不已,从此一卷不落不断地虔诚诵经来聊补己过和替师超度,后来更直接修建一座经目石塔于井上以镇妖邪……


▲ 大雄宝殿房顶上的龙形吞脊兽 / 摄影:Ant

所以往事逾千年,不管是龙还是虫,到了这你都得给我盘着,呵呵。



我从远方来,以不信弗惧之肉体凡胎,穿越眼前这岁月蹉跎。破也好,败也罢,千年不长,百日不短,一切修行和发愿最后都只为天下太平和人间美好!来便来了,去便去了,摆个龙门阵也随一阵风轻轻吹散了。

还是那句话,考古、宗教或者艺术专业上的事情我是不懂,但就觉得这佛那塔是真好,起码好看撒……

再者,佛对阿难说,佛母明王咒有大感身,能灭一切诸毒怖畏灾恼——现而今眼目前,临时抱抱佛脚也无不可嘛,你们懂的撒!哈哈哈。

看一看,学一学,不懂装懂,然后闪人哒。

往期相关游记:
① 《不懂装懂,逛一逛安岳石窟
② 《普州寻墓,补一回小学课后作业
本文由 江子渔 发布在 游记 专栏,并贴了 等标签。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