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摩崖造像
-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散装摩崖散装记,在那些不起眼的峠峠角角
5 评论“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乡野之人,问道于途,本是十分不起眼也十足落魄的一种心情,但偶尔也会因为天地间的大开大阖而感觉自己胸中也有丘壑,不禁心潮澎湃来着……眼前风景,虽不好大声咆哮什么“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样的屁话,但心下里我也可能还是会对着一个莫须有的人物说道:”看,这就是朕为你打下的江山”。不管真真假假,不论有的没的,装逼从来都不分年龄和身份地位的说!
-
永川佛岩寺摩崖造像,见心见性见我佛,如来,不负……
5 评论在我的小本本上佛岩寺老早就被圈注过了。可能因为我在永川上过学的缘故,所以对此地感情有些微妙,类似于近乡情怯那种,所以一直都是谋而未动,哪怕和老司机一起曾经几次路过了,也没有刻意成行。不过今次借着寻访古道之余,反正离城也近,所以最后在东大路一线收班的时候,我们还是找个由头便杀将过去了……佛岩寺摩崖造像始刻于唐朝末年,北宋初塑金身,后至明代亦有增刻。石窟外面原有殿宇毁于文革,现在的三重檐仿古建筑为1992年复建。
-
大足石刻 | 去什么北山宝顶,就在石门山和舒成岩看个安逸看个够!
寻古道,从东大路转到小川东路,两条路线都要过大足,后者还要对穿对角。这都到了大足这地界了,石窟石刻自然随便都能碰上那么两个。尽管多数小窟风化严重或者是被“好心人”重妆过,但是像石门山、舒成岩这种国字号打头的,那还是没人能下得了手,所以我们铁定不会放过。石门山,位于大足城东20公里的石马镇,因山顶有巨石夹峙如门而名。
-
荣昌 | 刘家庙和铜鼓山摩崖造像之边学边记,或为无知无畏思辩
刘家庙(地图上名为蔡家寺),黄桷滩水库边一个小小的新兴半岛,苍松翠竹间隐隐有一白崖,坐北朝南,临水当风。崖上有大小石窟若干,成于南宋,盛于明清,废于近代。八百年风吹雨打,数十年祸不单行,刘家庙摩崖造像有风化、有损毁、也有幸存还不少,个中不乏精品遗世!刘家庙摩崖造像现存约6龛,有大大小小各种造像200多尊,主要位于现黄桷滩水库边上一须长38米,高15米左右的临水崖壁。
-
那些亦近亦远的风景,潼南崇龛千佛寺、万佛寺千年摩崖造像遗迹
重庆市潼南区崇龛镇西南约两公里的薛家村,有个叫张家湾的地方,有千佛寺、万佛寺依山摩崖,比邻而建。虽然两座古寺庙址几无遗迹,但幸运的是还有一些自唐宋以来不断开凿的摩崖造像得以留存,特别是千佛寺的摩崖造像埋藏了大半世纪,直到2011年才重见天日,所以我关注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十年后,千佛寺摩崖造像早已荣膺“国保”,当地政府也为其修建了配套设施以便保护和观赏,并设有专人看守。
-
求佛问道龙多山,在浩如烟海的摩崖题记里沉醉千年
4 评论龙多山,位于重庆合川、潼南与四川武胜两省三县交界处,分大、小龙多山,山脉主体分布于合川龙风镇和潼南龙形镇境内,距合川城区60公里,距潼南城区20公里,因其峰岭逶迤绵延天外,“委蛇如盘龙,故名”。相传西晋永嘉三年(309年)有广汉人冯尧子(冯盖罗)在山上炼丹修仙“白日升天”,其一人得道,全家17口也跟着悉数飞升,由此龙多山闻名世外。
-
与佛无缘,从石门镇到石佛寺,我在江津连吃两道闭门羹!
2 评论不想国庆出门添堵,所以提前两天出了趟门,想着把大重庆范围三个大佛寺都摸排一遍。结果等我跑到弹子石,大佛才刚刚修复好毕,还被围着挡着。第二天跑到江津,不约而同的石门大佛也正在修复,也被铁皮墙围起来了,据说是要等到国庆才开门迎客……唉,我勒个寸劲儿!既然来都来了嘛,那就石门镇上简单吃个午饭,然后回江津执行B计划。石佛寺遗址与江津城就隔了一条长江,像极了红尘俗世与清净佛门之间若远若近的距离,出世入世多有不便……
-
青羊场上牧青羊,神仙桥头话神仙
神仙桥位于龙潭河上青烟洞峡谷中,青羊镇以西5公里左右,距涪陵城区50多公里。神仙桥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绝妙之处在于依山就势,巧架而成。龙潭河边有块天然巨石,神仙桥便以此为桥墩,建造成了一大一小两个拱桥相连,大桥跨度约9米,小桥跨度约3米。大桥小桥方向各异但是屈曲自然,吻接得当,令人惊叹不已,充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建筑智慧。
-
大自然鬼斧神工,茗山寺里有我见过最美的佛
2 评论我之所以对安岳,对茗山寺心心念念,就因为网上流传的寺内那几龛被风化过后的石佛造像,那如水似波的天然肌理,非是一般的吸睛……茗山寺又名虎头寺,坐落在安岳县顶新乡民乐村虎头山巅。寺不大,新修的不作算,就一个四合院外加两间厢房。虎头山也不高,三面环崖陡立十几二十米高,正好够开凿佛龛,于是渐渐成形于两宋之际,而也正因为如此,茗山小庙才得以在千年以后以佛闻名。
-
明王度劫,古塔镇妖,也来扒一扒安岳孔雀洞和报国寺
孔雀明王造像窟为北宋所建,高7.4米,宽4.4米,深2.7米。半身孔雀也有2.3米。明隆庆四年(1750年)僧崇智在此建孔雀寺。窟中明王坐像一头四臂,结跏趺坐于莲花上。左上手执莲蕾,右上手已毁;左下手托蟠桃,右下手托贝叶经。宝冠璎珞装饰华美,姿态端庄。明王座下半身孔雀也相当精美,同明王一样也着“烟熏妆”,因为此窟连同窟前的厢房曾被分给一家人做了厨房,惟其如此,才在那个大破坏的年代当中幸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