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安徽卫视《周末断案》讲了一个案例。真是让人叹服,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我也是换台时才看到的,所以也只能说个大概。大意是一孔姓女子,与一子相依为命,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弄了了一套集资建房。待一年后差不多也装修完毕,始有人登门造访。弄了半天,原来孔女士记错了门牌号,并且用自家的房门钥匙偏偏打开了别人家的房门。费了好大力气,好不容易装修好的房子却是别人的家。呵呵,大家说奇是不奇?
不过,最难过的是。孔女士挣钱不容易,钱打了水漂肯定不干,她认为就算是自己粗心大意,要是锁匙没问题也不可能出这错,所以一气将开发商靠上法庭。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不过,这也是在情理之外,却在法理之中。法院宣判开发商无任何过错、责任,一切后果应由孔女士一力承担。因为,法院认为:只要开发商购买的是合格的防盗门产品即无过错。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公安机关与相关生产企业就产品是否合格有一个硬性的参数指标,即允许有 0.03% 互开率。孔女士所在之小区,有 1100 多家住户,所以生产厂家也没什么问题。唉孔女士的运气也实在是没法说了,“倍儿棒”。0.03% 让她撞上了不说,还偏偏就用这钥匙开“对”了门。也许可以去试试买注彩票,呵呵。专家支招说,唯一可能就是告前期物业,不过,这一般也就是开发商的公司名下的一家公司或是部门,也就只是有了个不同的说法而已。但这也还得有一个前提是要视其在签写合同时有无注明相关的情况以及对相应责任的界定。说到底,这也是个没谱儿的事儿。不过,好在末了好像有听到主持人说双方已达成合解。要不然,这会含辛茹苦的孔女士可就真是有苦说不出了。
看完这个案例,让人在惊叹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的同时。学到了一点儿:原来这防盗门锁匙还有个 0.03% 的互开率,锁匙并非就是独一无二的东东。同时也不由得提醒人们,什么事都要十二万分的小心谨慎,切不可粗心大意,何况还是像房屋这样的大件商品。要不然,什么事一赶巧了,马大哈也就成了哑吧了!!!
遇得到,怪她个人了撒。自己的门牌都记不到,又能怪哪个也。
不只0.03%哟,新防盗门有两套钥匙的。
第一套钥匙,看房啊装修啊时候用,第二套钥匙启用了,第一套就失效了。
在大家都还没有启用第二套钥匙的时候,Y一点的,100家中可能开得了10来家哟。
这样的运气可不是谁都有的![razz][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