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佑三年(1243年)春二月,……余玠徙广安城,治大良平……四年(1244年)五月庚戌,玠奏大良平诸城工段次弟就诸”。
大良城又名大良坪,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小井乡境内,因四周岩壁陡峭,状如莲瓣,故又名莲花山。大良城与钓鱼城同期,又处渠江上游,所以无论从陆路水路,对合川和重庆都能形成天然拱卫。是以宋元双方在此或战或降,攻守易势,反复争夺。
大良城稳坐中帐直当陆路,小良城孤军前出险控水道,再配合四周山头上的大小山寨堡垒互为支应……敌我双方,无论是谁攻谁守,都会很头疼!
宝祐二年(1254年),元军攻城,宋将曹世雄领兵死守,不败。
宝祐六年(1258年),大获城(阆州)守将杨大渊降元,大良城跟风叛降,守将蒲元圭改任元大良府渠州路军民总帅,仍驻大良城。
景定二年(1261年),宋军光复大良城,以全汝楫守之。
景定三年(1262年),元军再逼大良城,因全汝楫疏忽而失守。
咸淳二年(1266年),都统史炤、王立,监军王世昌等率部收复大良城。
……
两军交战常用骗术。全汝楫的疏忽失守,是因为被降将合州知府马千之子所带领的元军扮作宋军送粮队伍,骗开城门。而宋军的最后一次收复,也是都统王立先伪装成元军传令官,骗开西门,随后领五十死士举火执刀猛冲入城。是役,元大良城守将沙卜珠丹因嗜酒而失城丢命,钦察先锋使郭宁一家也被俘,大良城成功光复。
大良城上原有十八道城门,现存三分之一,残破无修,以后可能还会更少。
城中现在立有一块广告牌,上面画有地图,可是不标方向和当前位置,路上又没个标牌指示,路痴心说好难看懂!于是回来以后,对照地图,我在照片上从新标识了一下各城门大概方位,以期方便后来者。直接拿走不谢,请叫我活雷锋,嘿嘿。以我的亲身经历,如果没有向导,纯靠问路的话,真的有点儿恼火!
个人建议最佳路线是从北门上山,再到东门(没有门,但有摩崖题刻,神仙桥也在附近),然后沿公路直插太阳门,再转南门,出西门,月亮门,最后从小西门下山,刚好是个完美环线。
和所有的抗元遗址一样,七八百年后也没指望还能看到个啥,除了城门就剩城门,有就算不错了。
我是从小东门上的山,然后直插南门,南门也是大良城相对来说保存最好的一道城门。可惜有草木遮挡,枝繁叶茂,上帝视角也都没法将大小南门看全了。荒草没人径,公路修通以后,各门小路再无人走,不出两三年就变成这般模样了……
正好是中午,一老哥正在城门洞里困午觉。瞌睡是真大,我上上下下都没有把他吵醒,最后是用了一根烟把他叫起摆龙门阵的,呵呵。
南门前就是小南门,横梁断了,所以补了一根水泥柱杵在中间,有些不伦不类。两道门前后相距二十米左右,因为山路逼仄,算不上瓮城,只当是双重保险。
岩壁上,农家院坝前的护栏,就是宋墙,风风雨雨多少年,还是旧时模样。

西门更扯,顶部用的水泥砖墙修复,上下一对比,感觉便有些糊弄。
真的是糊弄鬼呢,城门右边墙上真的有座坟,没有细看,不知道是何人何时所建?不是名人,坟又不咋的,是真没兴趣……但我猜测的话这坟应该修得很急,或者当年没有请风水先生?抑或就是先生火眼金睛专门点穴于此也不定,反正不懂风水,这位置我是真心看不懂。
出了西门就是子城,很宽的一条山沟,有三两户人家,可惜年轻人都出去了,良田阡陌也是少有人耕种。正口渴,看见路边园子里吊着硕大的南瓜,心说要是黄瓜、番茄多好?
走到沟底人家,又遇一老哥,感觉脸熟,想了半天才想起网上见过。忘了问他贵姓,网友说的好像姓年,因为他家的位置,这老哥也算是个专业领队了。网上所有关于大良城的游记图文和视频,几乎都能看见他的身影,呵呵。
老哥很热情,直接就把我带到了他家背后的月亮门。
月亮门隐藏在张口岩下,被树木杂草遮挡完了,不细看压根儿瞧不出来,以前这条路很多学生走,现在也完全废了。我不知路况,忘了接上裤腿,两脚杆被草割惨了,划了好几个口子,像被蚊虫咬过一样,到处都是包……
从月亮门折返,老哥信手一抬,指着一条路都看不见的田埂说从这可以下到长坎门(小西门)。哎,我只差心头长草了……赶紧把裤腿给接上。
才两三年没打理,草已有半人高,看不清田埂也分不出湿地或干土,是又怕摔来又怕有蛇,走得那才叫一个慢慢慢!用重庆话说就“螃海颈子恁长截儿(螃蟹脖子那么长)”的距离,少说我也走了有二十分钟甚至半个小时,狂汗!藤藤蔓蔓,荒坟野冢,终于走到大路上的时候,如释重负。
长坎门只剩一个城门洞了,没啥看头,用不了几年估计连门洞都木有。
长坎门出来便是一字横城墙,一道天然形成的石梁,人称走马梁子,大概百十来米长,两三米宽,二三十米高的样子。刚刚在野草密林里折腾乱蹿了半天,突然面对眼前这空旷,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好想振臂高呼,即便日头高悬,也挺拉风挺带感的样子……
实在不想走回头路了,直接就从横城墙下到公路,虽然我从没来过,但是恍然大悟过后脑子似乎真的就灵光了:既然有东南西北门,那肯定四个方向都能上山撒,呵呵。尽管路痴,但大方向总不会错,慢慢跚跚,沿着公路往北门方向前进。
路边避车歇凉的时候,突然发现有留守儿童将心里话写在了公路护栏上,心里好一阵感触。大家都是农村人,这爱与不爱的,我就讲不出口,就算可以面对面,要讲的话我也最好是用写,不然就会面红耳热,脑子秀逗。这文字走心有如人醉美酒,貌似又要勾起儿时那些苦逼回忆……赶紧一拍屁股,掩面狂奔……我啥也不想,只想要喝水,渴惨了,呵呵。
大白天大中午的,沿路过了好几家都无人,最后索性又往山上钻,钻到了张口岩下的一个村落。找到一位大妈,闯进厨房里猛喝半瓶,再灌满,然后架不住热情进屋与老两口拉起了家常。正聊着,院坝里又一位大妈探出头来。“你看啥子看,以为进贼了嗦?你屋不是装了摄像头的唛?”,屋里的大妈调侃到。敢情,把我当黄鼠狼了?过来的时候,有家人门开着却叫不应,另一家院里养着鸡鸭鹅把路给拦了……我就只探了个头,结果还追到这第三家来了?
开个玩笑。其实人家是看我背着包挎着相机,以为有啥西洋景呢,真没把我当鬼子进村,嘿嘿。
不过,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我由衷觉得广安人“财心紧”——这是从合川一路过来给我的总体感觉。你要问为啥?因为不管城市乡村,不管楼高楼低,见到好多的房屋每一层楼都密密麻麻的装满了防盗窗,有的甚至还装有摄像头……心想要是有个火灾险情啥的,这才叫恼火哦。当然,我可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但我看到的确实如此,让人不得不怀疑本地治安情况的说。
跑题了,转回来,继续赶路。

有了热心大妈指路,钻过新村,直上北门,没走一点冤枉路。只是这天也太闷热了,刚刚又洒了几滴雨,一坡爬上来,纯棉T恤吸饱了汗,起码能拧出半斤水来。刚刚才灌满的水瓶,到了北门口,也就只剩一口了。
北门也保存得不错,双拱形式,中间有透空天窗,城门上的是“双保险”。
北门正对着小良城,狼烟一起可以互为支撑。而小良城虽小也有两道门,其中长庚门保存得还不错,但大妈说门口已经被当地人用土石给堵住,而且路程也不算近,所以我就懒得去了。
进了北门,往大良城中心走,临到主街的时候,有一水塘,大约十亩,便是当年大良城军民的主要水源了。放眼望去,微波荡漾,竟然有几分江南水乡的感觉。恰好遇到一晃悠晃悠屁大点的小孩找他朋友玩,两小无猜青梅骑竹马呀,这才是在最好的年纪,遇上最美的感觉……
走到城中。说是主街,其实连乡场都不算,一间学校,一个麻将馆,一家小卖部……这里最繁华的时候,应该还是在大良公社时期吧?据说当年一条街道,房屋鳞次栉比,从东门一直延伸到南门,供销社、信用社、学校、各式商铺一应俱全。可现在大良并到小井乡以后,最后连信用社都撤走了。
小卖部买包烟,再买瓶冰可乐,咕咚咕咚,几口就喝完了。老板和我差不多年纪,看他车牌,递烟问了一句:“广东开回来的嗦?”
“嗯,在东莞打工,刚回来没几天”。
“嘿,我刚毕业时也是去的东莞”……
于是话匣子就打开。老板很热情也健谈,给我极力描述早年间大良城的情状,最后还亲自带我去东门找神仙桥。网上查资料的时候,没留意,我以为真是座桥,或者是个洞,结果——就是一块两米左右,二三十公分宽的石板,边上有一处,隐隐约约,似洞非洞。其神奇之处就在于不知是天然形成还是人为放置,总之是严丝合缝。不少人孩提时代都干过一件事,就是捡起石头,看谁能将它砸掉。传说很早以前,方圆几十里的人家遇上红白喜事,办席差碗的时候,就来这里烧上一柱香,然后就可以从洞里取出足够的碗筷来,用过后再完壁归赵……不明白这传说因何附会?只觉得爬到这么高去求碗,是攀岩取碗还是杀鸡取卵?我也是醉了,呵呵。
东门已拆,就剩半壁残墙,前面岩壁下有不同时期的神佛造像和题刻,大多风化被毁,渐渐被历史湮没……不过我想不通的是“皇路清夷”四字下面为什么不是骈文而是功德碑?意思是说众人捐了钱,刻碑建庙,祈祷天下太平么?草深难寻,不能近前,“云根寒冽”四字被遮挡被侵蚀,也只能依稀辨出“根”和“冽”了。
我没有找到那块《都察院禁止早婚告示》,从网上照片看,即便找到也差不多是字迹不清了,但是联想到前面讲史炤、王立夺城,元军钦察先锋使郭宁一家被俘后。史炤欲杀郭宁,郭宁之子格根言道:“勿杀我父,当杀我”。问其谁?郭宁答:“吾儿”。“几岁?”“五岁”。史炤感动:“五岁儿能为是言,吾当承全汝家”,于是将郭宁一家押解合州,郭全家得以回还。朝廷闻知,事后还诏旌格根。所以,能为是言,是不是蜀地风水尽早熟?
明王士性《广志绎》:“蜀中俗尚缔幼婚,娶长妇,男子十二三即娶。”
你看,是也不是?嘿嘿。
所以为正风气民俗,“都察院示谕军民人等知悉:今后男婚须年至十五六岁以上方许迎娶,违者父兄重责枷号。地方不呈,官者一同枷责。”
东门外逛完,便与小卖部老板辞行。
知我明日要上渠县,便听了他的建议,不回前峰搭火车而直接去前面观阁镇住店,第二天再到邻近的广兴镇,过河搭班车更方便,于是下山。傍晚的乡道上人少车少,直接腿了五六公里也没拦到车。天又下起了雨,凉快是凉快,但也有几分忧心忡忡,还是不想摸夜路。
走啊走,走到雨过天晴,走出小井乡还多走了半里地,这才等来公交车,上与不上其实也没多大意思了,估计最后不到三公里。当然咯,能烧汽油肯定不烧边油,我也不会跟自己的脚底板较劲,嘿嘿。
http://c.bwskyer.com/gou.mov坐在车上,我还在遗憾没法带走半路上偶遇的一只狗。
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怕摸夜路我也没有加快脚步,走走停停,该歇就歇,还在细雨中逗了半天狗,确实好萌不是?
夜里观阁镇上打尖住宿。也是人品爆发,当晚居然停电了,吹不了空调不打紧,装备充不了电可咋整?
左等右等电也不来,正郁闷之际,结果当晚又来了一大拨贵州工人投宿,于是老板呼呼抬出了发电机,问题解决,嘿嘿。
冲个凉出来,看着双腿布满红点点,心里也是哭笑不得。大良城啊大良城,这一天里上上下下,峠峠角角,我也是老实不易!好在不疼不痒,于是不作多想,第二天还得起早呢,老老实实上床困觉。夜猫子的作息时差还没调整过来,但因为特意让老板安排了偏僻房间,再也不怕夜里打呼影响到别人,两天来终于睡了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