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寻城札记
-
行摄宕渠,见惯风景,遇见那些美好与不美好
3 评论以前没事老爱玩一个三国页游,剿匪打黄巾,严防曹魏和孙吴,无数次地与我蜀军同僚合兵宕渠,于是对这个地方有了某种自然的亲近感。但老实说,玩游戏之前我压根儿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后来才知它就是今天的渠县。巴河流江,賨人生生不息,从国都再到州、郡、县治,只就行政建制和区划来讲,估计全国也再难找这么一个地方能够从上至下经历匹配得这么完全吧?
-
阳光风雨后,独步大良城
“ 淳佑三年(1243年)春二月,……余玠徙广安城,治大良平……四年(1244年)五月庚戌,玠奏大良平诸城工段次弟就诸”。大良城又名大良坪,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小井乡境内,因四周岩壁陡峭,状如莲瓣,故又名莲花山。大良城与钓鱼城同期,又处渠江上游,所以无论从陆路水路,对合川和重庆都能形成天然拱卫。是以宋元双方在此或战或降,攻守易势,反复争夺。
-
风云激荡36年,脑补一个真实的古钓鱼城
大厦终将倾,独木也难支,从淳祐三年(1243年)余玠命冉琎﹑冉璞筑城伊始,到祥兴二年(1279年)守将王立以不得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钓鱼城上刀光剑影风云激荡长达36年之久,最终还是开城以降。只两个月后(1279年3月19日),崖山海战也结束了,南宋王朝自此宣告正式灭亡。钓鱼城内燃起雄雄大火,伶仃洋上浮尸十余万众……止战之殇,哀我华夏,再无中华!
-
万州打卡,粗心略过天生城
8 评论天生城,位于万州区周家坝街道,“因山势雄奇,平地隆起,四面悬岩,绝壁凌空,峭立如堵,自然成城而得名。相传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伐吴时,曾屯兵于此,故又名天子城”。但事实上无论天生城还是天子城的叫法,我想最早都应该是始于明代守将刘耀所题碑记得来,真正抗元时期,此城究竟名之为何则不得而知。碑记有云:特于千秋坪因不筑而金、不凿而汤者,字之自天生城,用寿诸石,以教天下后世之忠孝者。
-
重庆前哨,南宋抗元之江北多功城
4 评论“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铸剑为犁,朗朗读书声盖过战场厮杀,这也是人心向善,包容罪与罚的自然抉择。如今硝烟散尽,学生出关,只留下这破窗烂瓦和残砖朽木,默默铭记着往昔峥嵘。“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没有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没有同学间的风华正茂……但总会有见证者,也许是人,或许是物,它们一定会告诉你什么叫戎马倥偬,谁曾在这里“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
一人一船渡长江,打卡泸州神臂城
4 评论淳祐二年(1242年),兵部侍郎余玠入川,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领全川防务,制定“依山为垒,设险守蜀”的战略方针,及后川南、川东各地依山沿江遍筑新城(诸如钓鱼城、多功城、龙岩城、天生城、磐石城、大获城等等)。淳祐三年(1243年),“领安抚使行州事”的曹致大迁泸州城于合江神臂山,暨此处神臂城。其后三十余年间,敌我双方便在这弹丸之地攻守易势腥风血雨,城头王旗也是五易其手,便有诗云:“天生的重庆,铁打的泸州”。神臂城背山面水威严耸立于长江之畔,始终都是当时泸州州治所在,故现在也称神臂城为老泸州城。
-
再向佛山行,又登龙岩城
2 评论龙岩城因所处马脑山也被称为马脑城,不为今人所知不被保护的原因可能也就是因为当年这里没能死个蒙哥的缘故吧?呵呵……虽说如今只剩一道城门,但遥想当年能够御偏师于一隅,号称“南方第一屏障”,此城也还是立下过不世之功的。不过此门非彼门,城门上所书“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一十一年癸丑岁建”即1913年,表明为民国时期复建,所以这道城门上该是没有插过宋军抗蒙的旌旗,却也是在讨袁之役,守军阻击东坡将军麾下护国军时起了大用。
-
回乡,马嘴二游记
偌大一座金佛山,也总还有那么几处是我一直想去而未去或者去了又去的。比如黄泥垭,比如杨家沟,比如马咀,比如后河,甚至我一直叫不出名字的地方……故地重游,吸引我的一则是城,二来是水,三便是那云海和星空,但这一切都得讲究天时际遇,所以以后肯定还会有三游和四游的说。风吹岭下,远远的几个凹口里藏着三四个大小不一的瀑布,其中最大的就是马尿水,意即说水小如马尿矣,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
渝南黔北纪行之遵义篇:走马观花到播州
海龙囤实际遗址不多,毕竟从唐宋到明末千百年间的明争暗斗和生灵涂炭,当年这里可是实打实的遭过兵焚。站在废墟上也看得出好些明显还是近年刻意修复,仅存的两三处,没多久就意兴阑珊的逛完了。站在历史的当口,想象当年的金戈铁马和鼓角争鸣,公元1600年,114天里的最后一刻,明军斩级两万招降十二万,是何等的天昏地暗又气吞山河!龙岩囤变成了海龙囤,从此播州就“龙困于海,不能再兴云复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