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船渡长江,打卡泸州神臂城

清明前回家一趟好些天,因为事多天气又不好也没能正经出去浪一把。这几天终于闲下来了,却不知道何处可以扑腾出个浪花儿来了。老规矩,没有目的地那就闭眼地图上随便就近一戳——得,泸州市合江县,目的地就它了。然后按一贯的野路子深更半夜的踅摸半天才拟定三个打卡小目标,粗粗查寻下路书,旋即订票。

第二天六点就起床,但没估算好时间抢洗了个澡,还是让车票白瞎。再买票,等发车,到合江也是十一点钟左右了。吃完午饭再找车站又耽搁,结果只有下午两点半才有到焦滩(神臂城)的车了……等不起,索性包车走神臂咀对面的弥陀镇。可到了同样等不起,因为轮渡也要等到两点半三点钟的样子才开船,于是复又再包船过长江。我勒个去,这一趟这个寸劲儿啊,净跟“毛爷爷”过不去了,好肉疼的赶脚!

神臂咀对面的弥陀镇

神臂咀下了船,回望对面的弥陀镇,天老爷和我一样的抠抠搜搜,要晴不晴要雨不雨,不阴不阳的样子整得我都跟着有点儿郁闷起来。不过说是天气不好却也难得一遇长江水一弯碧绿,就只差了蓝天白云……

神臂咀“公宝生我”石刻

转身左瞥,江边崖壁上斗大的“公宝生我”四个大字,确定是到了神臂城没错。老话说了“四川(重庆)人生得憨,认字认半边”,其实是“公实生我”啦。不过嘛,简体字的锅也不能都让咱了背不是?这正体字,文盲如我一向都是需要结合上下语境来辨认的,嘿嘿。

再话说字认错也就罢了,关键人我也认不到!民国八年的话,这“大府”我估计不是朱德就是杨森,可这资中孙公名甚,字迹不清我还真瞧不出来。百度谷歌了半天也没查出当年叱咤风云的这位孙某人到底是谁,许是合江县长呢还是团总?反正无所谓,想来应该跟神臂城无关了。

定远门(神臂门)1
定远门(神臂门)2
定远门(神臂门)3

右转上坡,百十来米开外就能远远看见定远门(神臂门)了。拾级而上,本来城门楼子就不高,两边竹林又特别枝繁叶茂,墙下再垒一溜儿的新坟与旧坟,清明刚过坟头上还俱都插着纸旗挂着幡儿,这气场呀一下子感觉就掉了个半价。穿过城门洞更发现新修的公路路基还堵了半拉扇门,这硬化的钱都花完了深挖个路基有那么难?——原谅我,实在是生不出哪怕一丢丢的类似庄严肃穆某种高大上的感觉……

定远门(神臂门)
定远门(神臂门)城墙1
定远门(神臂门)城墙2
定远门(神臂门)城墙3
神臂城西门瓮城1
神臂城西门瓮城2

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蒙军两路侵蜀,破首府成都,“不四旬而东西两川从风而靡”,“五十四州俱陷破”,泸州城(江阳故城)遭兵焚后迁治江南也是每况愈下,朝不保夕。

淳祐二年(1242年),兵部侍郎余玠入川,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领全川防务,制定“依山为垒,设险守蜀”的战略方针,及后川南、川东各地依山沿江遍筑新城(诸如钓鱼城、多功城、龙岩城、天生城、磐石城、大获城等等)。淳祐三年(1243年),“领安抚使行州事”的曹致大迁泸州城于合江神臂山,暨此处神臂城。其后三十余年间,敌我双方便在这弹丸之地攻守易势腥风血雨,城头王旗也是五易其手,人云亦云:“天生的重庆,铁打的泸州”。神臂城背山面水威严耸立于长江之畔,始终都是当时泸州州治所在,故现在也称神臂城为老泸州城。

神臂城西门1
神臂城西门2

神臂城西门3

两军对垒,刀光剑戟,神臂城下大仗小仗无数,而最后一仗是在景炎二年(1277年),元军从重庆和成都出兵,东西夹击,水陆合围,逐一拔掉宋军各要塞据点并牢牢控制长江,神臂城守军孤立无援到了“食尽,人相食”的地步,仍然坚持战斗拒不投降。被困11个月后,元军终于从陆上东门破城而入,宋军官兵守土巷战至不剩一兵一卒,全部壮烈牺牲。彼时业已被囚的宋丞相文天祥闻讯,悲愤地写下:“西南失大将,带甲满天地,高人忧祸胎,感叹亦歔欷”……此后不到一年,南宋王朝亦彻底覆灭,元朝遂将泸州州治从神臂城迁回了江阳。

神臂城城墙1
神臂城城墙2
神臂城城墙3

七百年岁月悠悠,如今的神臂城只剩下三个城门(定远门、西门、东门及一小段古城墙)和炮台、水井、石臼若干遗迹。除东门城墙外,其余城墙全是当地政府九几年翻修复建的,因为无人管理到今天也还是落得个荒草没人径,垮的垮塌的塌。不过无论如何修总比不修的好,起码后人至此还可以藉此地势、形制和规模上来管中窥豹,或可闭眼思量一番当年的鼓角争鸣里战斗场面该是何其惨烈与震撼。

神臂城刘整降元石像

从神臂城西门沿石级而下,门口不远处的崖壁上有一摩崖石刻,当地人名之为“孙孙打婆,改州换县”,但其实该是景定二年(1261年)四川潼川府路安抚副使兼泸州知州刘整叛降蒙元后,“泸人丑之”,待收复神臂城便凿降元帝像于石壁,并配有文字题刻。主像应为元朝皇帝忽必烈,两侧为内侍,最左侧跪拜者即为刘整。时下,字已不存石像也是模棱两可,无从辩驳。

回来查史料才知道,刘整“降元石像”右侧4米处还有许彪孙“托孤石像”,说石像正襟危坐,高2.2米,肩宽90厘米,左臂伸出,原托一小孩现已脱落。我这翻看照片端详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这么大一坨石头还就是找不到。关于许彪孙托孤,说的是刘整降元时命参谋官许彪孙代写降书,愿“以潼川一道为献”忽必烈。许彪孙怒怼曰:“此腕可断,此笔不可书也”,遂自杀殉国。自杀前,彪孙曾嘱家人携子逃生,但因出城后无船渡江终而一家被害,满门忠烈。

如今刘整像与许彪孙像左右并刻于壁,忠奸分明,两相对照其用意也就不言自明。

但老实说,连文相也定论“亡宋贼臣,整罪居首”,窃以为后世只关注大节忠奸,而不问是非情由也未免有失偏颇。其实作为一度令蒙元头疼无比的骁勇悍将,要不是被同僚排挤被权奸所陷害,刘整本来可以不降,神臂城也不至于要五易其手。要不说中国人是内斗内行呢?真要刻像,也应该像秦桧夫妻跪岳武穆一样,把贾似道之流一起陪绑才对的嘛,呵呵……

神臂城玄武石像

出西门,十几分钟路程外的农家院坝门前还有一巨大的玄武石像(俗称蛇盘龟),整高1.88米,周长20米。龟昂首而视,腹背被巨蟒缠绕。蟒蛇长21米,粗32厘米,造型独特栩栩如生,实属当世罕见。亏得我有网上看过照片,这一没个向导,二没个路标的,要不是后来有幸遇到三位好心顺路的当地人载我同去,我还真是没可能找到这玄武石像。

虽然也不明白其象征意义具体为何,但我只在想玄武都这般精妙,当年会不会还有青龙、白虎、朱雀种种?如果真有,又会是多大体量?是个什么模样?

意兴阑珊,一晃也逛了大半城。虽则东门保存最好最古,但网上已经看过图片,东门接连陆路又矮又破,端无形势美感也就懒得去复盘。至于说其他炮台土堆、水井种种更是没啥看头,班车轮渡都挺赶时间的,我还是撤了先。

打卡过神臂城、龙岩城海龙屯后……哪天我还是去把最近的江北多功城、合川钓鱼城一并给瞻仰了(一直嫌弃前者藏在小区出入麻烦,后者又过于商业化)。我心内是准备把全川所有保留相对完整没被开发的抗元遗址都走一遍,也说不清到底初衷为何,也许是随时感念一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吧?但其实,我就是舍不得花钱买票进那些商业景区咯,呵呵……

参考资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9c50780102vrce.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5c7828ae0102zaug.html

本文由 江子渔 发布在 游记 专栏,并贴了 等标签。

共有 4 条回应

  1. 三棵树人 说:

    兄台好随性,打开地图指哪去哪,潇洒哈!

  2. Sam.Z 说:

    定远门(神臂门)第二张拍的角度不错,是张好片,整体这次拍的都可以,技术上升了哦,可以。你这种游古迹才是心灵洗涤呀,看今朝忆前尘,佩服,我就做个看客就好。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