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佛香云寺

DSC_0274

铁佛香云寺位于重庆市南川区东城街道办事处高桥村方山山腰,东与楠竹山森林公园大门口咫尺相邻。据清代乾隆24年《佛天洞鉴》碑记及嘉庆年间园寂僧12代信徒墓志所记,香云寺始建于元代,毁后于明代复建。清代乾隆、同治年间,历经三次维修扩建,后铸铁佛三尊,故在《佛天洞鉴》碑记中称为“铁佛香云古刹”。1996年9月筹备恢复该寺时,借碑记的称呼名为“铁佛香云寺”,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铁佛香云寺几经兴衰,有明确记载的三次维修扩建在清代,乾隆6年(1740年),寺庙“殿宇倾颓,宫观得无二、三”,当时由善士宋朝室与妻陈氏发起募捐,众善士积极响应,香云寺得以维修扩建,并铸铁佛三尊,置庙产达1000余亩,寺庙于是很快兴盛起来。乾隆24年冬,大善士李占鹏、李占文兄弟二人,将自己的产业水田一股捐赠该寺,善士向应学等多人也施舍田土,李氏兄弟并延请河南白马寺高僧本源来寺作住持,维修扩建了上下殿宇及东西两廊,寺庙面积扩大到6000多平方米,有石砌墙垣、三殿两廊,栋宇维新。上殿三尊铁佛高坐,身高丈余,十八罗汉分列两侧,观音端坐莲台。每逢会期,香客云集,香烟缭绕,钟罄之声,萦回殿宇。纵观乾隆时期,是为铁佛香云寺的鼎盛之时。延至清咸丰3年(1853),因寺僧无能,寺庙衰微,寺僧唯以典当庙产为继,其庙产之大部分当给当地人李志轩。李志轩死后,其妻韦氏视寺庙之衰微于心不安,善心大发,号令其子李世相、李世荣、李世军兄弟等人,将所当之庙产悉数退还寺庙,分文不取,并参与维修扩建。清同治3年(1874),在该寺住持僧司定的运作下,为三尊铁佛重镀金身。从此,铁佛香云古刹殿宇轩昂、法相庄严,禅林清幽,香火旺盛,遐迩闻名,享誉四方。

1952年,为破除封建迷信,三尊铁佛,尽皆砸毁,铸铁数吨,换铧犁千余分与农民,先后将寺庙拆除,其余佛像尽毁。僧人着令还俗,上殿荆棘密布,杂草丛生;下殿辟为耕地,黍粱替更。古寺仅存遗址,唯余石象一头,碑文数块。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实,南川信众发起修复香云寺。1996年8、9月,经宗教事务部门批准,同意修复寺庙。原南川岭坝乡龙台山宝象寺僧人释仁义(僧尼)为总负责人,与幸文则、陈芳贤成立了筹备小组,着手化缘集资,并组建了寺庙管理委员会,由僧人、信众、居士7人组成。从1996年9月起开始征地,修公路,造水池,建临时房舍,至2001年,又着手修建茶园、素餐厅、客堂、法物流通室、大雄宝殿等。2003年之后的两三年中,大雄宝殿主体建筑竣工,装修工程完成,重塑了佛象金身,十八罗汉;天王殿同时竣工,新塑四大天王;配套工程有公路硬化,安全护栏安装,寺庙山门修建等,饮水池、六角亭、停车场地也相继完工。迄今为止,寺庙已有建筑面积2400余平方米,占地面积6760平方米,可提供上百人食宿之地。大行法会期间,有信众上千人前往朝山礼佛,场面蔚为壮观。

值得庆幸的是,当寺庙毁圯之际,寺庙周边的树木保护尚好,有新松成荫,更有古柏参天,30余株古柏皆两人合抱,聚散于石垣周围,与此相连,则为楠竹山一带上万亩葱郁松林,环境清幽,凉爽宜人。隐现于松柏丛林中的铁佛香云寺,不但是烧香礼佛之所在,也是休闲游憩的好去处。(来源:金佛山官网

DSC_0266
DSC_0277
DSC_0281
DSC_0276
DSC_0292
DSC_0283
DSC_0294
DSC_0295

后记:这也是春节在老家游玩时所摄。懒,一直未做整理!去的那天是正月初七,天气不错有阳光普照,可惜万里无云,所以进得了这山门是铁佛没见着,香云也没有,而且因为一切皆为新修复建毫无古韵,总之各种原因的遗憾……不过,庙虽小却也有几分精致,有僧徒教众若干,云云唱念,倒也挺像那么回事!

本文由 江子渔 发布在 游记 专栏,并贴了 等标签。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