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涪陵
-
夜宿涪陵大青洞,被迫体验了一把“棒老二”的生活
大青洞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大溪河畔,距离乌江入口处不到 3 公里。因为团凼河、合口河是大溪河一级支流的关系,如果可以,我能藉着一叶扁舟从我家门口一直漂流到此。
而大青洞也与我家附近的水洞无异,都属于绝壁危岩洞天飞瀑的绝佳风景地。无论是拍照打卡,还是露营戏水,各种惬意舒适浓妆淡抹总相宜。
-
从南川到涪陵,从大河到大江,追寻一代造桥大师陈永恩的足迹
4 评论笔者南川水江人氏,如果谁要和我说道说道古桥,在南川城里我肯定会脱口而出龙济桥,在我水江老家则自然会首先想到龙见桥(俗名大桥)……然而事实上,在我大南川,最美的古桥其实是长眠在水下的正阳桥。当然,要说起正阳桥那就不能略过一个南川人,一代造桥大师——“正阳桥总掌大墨监理工匠(即总设计师)募化结缘首人”,陈永恩。
-
青羊场上牧青羊,神仙桥头话神仙
神仙桥位于龙潭河上青烟洞峡谷中,青羊镇以西5公里左右,距涪陵城区50多公里。神仙桥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绝妙之处在于依山就势,巧架而成。龙潭河边有块天然巨石,神仙桥便以此为桥墩,建造成了一大一小两个拱桥相连,大桥跨度约9米,小桥跨度约3米。大桥小桥方向各异但是屈曲自然,吻接得当,令人惊叹不已,充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建筑智慧。
-
红星渡槽、花莲和夏氏牌坊、冰雪盟心古道,涪陵峠峠角角逛一逛
红星渡槽于1968年1月开工,1972年12月竣工,高架槽基础宽3.5米,最高桥墩高28米,单拱最大跨度49米,槽内为三合泥地坪,内宽1米,内空高0.88米,槽沿0.3米。七百多米的渡槽,当年施工现场常年都有200余名石匠和民工在施工,最多时工人高达1000余人,均是来自周边各村的村民,他们有的挖地基,有的修正石头……工地一片繁忙,甚至夜里也点着汽油灯继续干。饶是如此,整个工期也花了4年才竣工。
-
小溪名小溪,天生桥渡人;子孙是子孙,姓周不姓陈
4 评论出涪陵城往南,溯乌江而上,在“赤壁”的对面有一条就叫作小溪的支流,从河口溯小溪一公里左右有个已经废弃了的叫作巴王洞的景区。小溪的确有一种小而美的确幸,虽然天生桥跨度也就五六十米,高约四五十米,典型的喀斯特风貌,由溶洞顶坍塌而形成天桥。不过一俟走到近前,听得瀑布轰鸣,眼前水雾蒸腾,一阵凉意当中还是能感觉出那么一丢丢的气势,毕竟人在自然面前显得何其渺小。
-
伊川点易,山谷钩深,涪陵北崖之下寻迹怀古
我不去程门立雪,但程夫子却也就站那儿等我,右手拾卷,左手握盏……嗯,“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治世兴衰,想想百八十年后,几里地之外的龟陵城,血流漂杵几失几复,这话其实也很是应景。往事越千年,须眉生华发,我想我是不是该以一种少年老成的心态来检视一番心中的家国天下?有些地方明明很近,比如涪陵,但在我前半生三十几载的岁月里却从未想过要来。有些人物和故事很远,比如程夫子和黄山谷,却恍若音容样貌就在我眼前。
-
万寿无疆,风滩涌秀,记涪陵义和镇之古桥老宅和一段尘封往事
山长水远,江天辽阔,修几世佛也不若现世报。县官不如现管啊,义和镇、大山场这地方的风水到底怎么样?或许要问问土地公婆才知道。前尘往事,白丁过客,也只有把自己所谓童年的一点点不幸,把前半生的种种平淡无奇,都放进时间这条河流,作一场宏大的对比,我才会觉得我啥也不是!但我庆幸自己生在了一个好时代,不算最好,但也顶数不赖。起码如今,我在游山玩水。至少现在,我能含蓄表达。有限的自由也是自由,因为有限也更加弥足珍贵!
-
垫江鹤游坪之浮想连篇:从前有座山,山上很多城,一城又一城……
4 评论鹤游坪是世界最大山寨式古城堡,主(内)城位于鹤游镇分州村暨古涪州分州城,外有诸多山寨及城垣组合成为巨型城堡,横跨重庆市垫江县鹤游、坪山、白家、包家等多个乡镇,是一个长35公里,宽15公里,面积大约167平方公里的大型台地城址,东依黄草山,西望明月山,与长寿湖相邻。台地海拔460到520米,上下高差不足200米,东、西、南三面是长寿湖水域。当年,沿台地边缘筑起之城垣长度超过80公里,算上其间悬岩峭壁自然作墙之距离,其周长或可达105公里。
-
涪陵怀古,南宋抗元名城之三台山上龟陵城
龟陵城,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李渡街道玉屏村,原名三台砦,据说是因为西面小溪与长江交汇处,沿岸坡势自然形成三级台地,地势三迭故名三台山。但是笔者更倾向于是因为东面寨墙下貌似还有的子城,我数过,城上与城下有保坎围墙次第抬升刚好三级跳……不过,当地人以及地图导航都只认“东堡寨”,无论龟陵城还是三台砦,问路的话都是一问三不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