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炉以前叫火炉铺,为古驿道“大唐路”涪州通往黔州、酉州、东出湖广的“一楼九铺”当中最大最繁华的一铺。可惜历经千年风雨大多遗迹无存,只能零星找着些许痕迹。但位置总是不会变的嘛,所以来都来了还是得去龙溪古渡晃荡一下,哪怕只能依稀想象当年情状……百里乌江如画,千年历史也像行云流水,可能只有那人心不动若山或似渔船静泊两岸。
-
周末跑武隆吃了顿刨汤肉。因为自己也是农村出来的娃,所以本来对杀年猪兴趣不大,但兄弟骗我说山上下雪了而且他们那儿杀年猪还保留有敬神祈福的仪式,于是期然成行。去了才知道又被他娃诓了,雪是有的不过是两天前,早化完了。杀猪时,他家也没敬神……于是跑两三百里路好像就专为吃顿肉的说,不过也不亏,呵呵。
-
活了三十多年,快要奔四的人了,已经习惯午夜梦回或者酒酣情浓之际不禁浮想一些个曾经,所谓的人生节点。尽管碌碌无为,但它们或多或少总是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比如有一个叫沙子坨的地方。当年要不是我舅爷舅妈强势,把我领回家,估计这辈子我多半也就搁这深山老林里了吧?虽然它如今改名叫和顺,虽然当年我少不更事,如今甚至无法确切想起什么人和什么地方。但是再来此间,面对眼前大山大水有如人生起伏跌宕,还是不胜唏嘘……所以我才会姗姗来迟!
-
本是到武隆走亲访友,但事毕兴起居然又来了一场无厘头的暴走,两天时间累计步行将近三十公里,没想到四肢不勤懒癌如我居然如此这般耐操,我都不觉有些佩服自己。但无厘头总归是无厘头,没有导游,不看路书,一路又走马观花…………但是如果只当它是锻炼身体,想想独自一人溪涧戏水,深山幽谷里和俩小破孩儿嬉闹玩耍,甚至于大清早上坡拉野屎或是途中借个农家厕所还被自己丢的“炸弹”殃及……不觉莞尔。
-
举凡大寺小庙,总会有些个传说,神乎其神。但在我看来,所谓大石箐也还算是各符其实,真的好大几坨大石头呵,可惜镜头不够广,装不下,又懒得接片的说。再然后也就没有然后了,除了山门,除了几尊断头菩萨……文革破旧过后的残砖碎瓦和近年来民间自发却不伦不类的修缮,真的惨不忍睹!我也去过很多地方,看过太多类似土地庙里四五不像的神佛造型,才知道原来文化断层多么可怕,哪怕仅只是一门工匠手艺。
-
和上篇一样,所有图景全部来自重庆武隆。无目的地游走还行色匆匆,没有长枪短炮,没有深思熟虑,更不可能用心守候,所 […]
-
没有目的出行,是因为有时候动机或者意义分它不清,所以本来其实无心恋风景。但是你看或者不看,风景总在那里,随潮起潮落,伴云来雨歇……直至沉默,慢慢把自己也站成一道风景。归去来兮,游子过客,走那么多的路,过那么多的渡口,却总是分不清何处始终。遥望前程,顾盼伊人,不问前缘,不约来生,这一世转山转水转红尘……谁在摆渡?谁是归人?
-
还是微距,还是镜头反接,所以还是老问题——合焦困难。我记得我拍了好多好多,但后来删删减减挑来挑去发现它们都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说明我的摄影技术这个菜啊,还必须得有待加强!穷人只有下苦功别无他法,知道不能一蹴而就,那也就只能假以时日了……相机快门数还不到8K呢,所以应该说我还没入门的说。
-
出去转了一圈,哦不能说成是一圈,因为设想的路途还有一半未能成行,因为各种缘由。但计划总是没作更改,或许过两天还要继续上路?小小的总结一下自身经验不足:第一不想(构图),第二不准(测光),第三怕累(起早贪黑,跑前跑后甚至还要翻山越岭),第四怕羞(抓拍,搭讪还要与人互动)……想来,我就不该学摄影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