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 | 明明人在江湖苟且,偏要假装有诗有橙有远方!

一座白帝城,我从心猿意马到最后终于踉跄成行,差不对快要怼上20年的光阴,哪里有那么多的说走就能走?

当年同学当中除了跟我上下铺拜把子的干亲家,就顶数和一位奉节哥们儿关系最好,只差穿同一条裤子的说。但他都去过我家了,我却还没去过他家,所以总想着要去奉节玩上一玩,不过也就止于想象。当年呢是嫌远,彼时快艇都要八个小时,陆路更是没法忍。而现在则是嫌贵,到了奉节不能不进白帝城吧?但是这票价就……呵呵……不是说买不起,只觉得性价比忒不值!


哥们儿现在还偶有联络,但人早已不在奉节,而此番我终于寻城到此,却还在门口徘徊纠结。是真没打算进去,只准备在门口隔岸观景打卡两张算逑,然后就去爬背后的子阳城。结果在停车场上听到广播里有说现在是淡季,票价减半,虽然六十元还是嫌贵(再减一半嘛差不多),但想到此时三峡红叶正当红,就权当买了两份票咯,咬咬牙还是走了进去。


对比视频和照片可以看出,我其实也是照骗哈,虽然水平不济!

基于某人一贯的人品运气,青天白日或者云海飘渺那种大片场景我是从来遇逑不到的,所以到了一看雾霾天,也就没什么不能忍,用老司机的话说这能见度其实已经很感人。却多少还是有些遗憾,老子背诵了多少年的“朝辞白帝彩云间”——终究无缘!

▲ 远眺三峡之巅(摄影:蓝色蝴蝶梦)

▲ 俯瞰瞿塘峡和白帝城(摄影:蓝色蝴蝶梦)

不过在夔门欣赏满山红叶的时间却是刚刚好,好过预期,再晚几天估计就没戏,此前已经发过图文了,就不再赘言。

三峡之巅没去成,但我可以从朋友圈借图示意,其实——就算时间充裕我多半也不会上去,早说过走路爬山这种我一定要衡量性价比,不出片打死也不走的说。看嘛山顶红叶不多,雾霾又重,至于上帝视角,我有小御加持貌似也足够。四个小时啊,真要吭哧吭哧爬上去,我一定会问自己:“你是不是傻?”


我来寻宋城的,结果回忆铺垫了半天等于还是只字不提。呵呵,赶紧言归正传……

白帝城,南宋抗元名城,“川中八柱”之一,位于长江三峡瞿塘峡西首。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自号白帝,于此筑城,故名。汉代曾于此设鱼复县,三国刘备也曾在此“白帝托孤”。古往今来,夔门当口都是川江咽喉所在,也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商贸物资集散地。

三峡蓄水到175米以后,高峡平湖,白帝从此沦为江中孤岛,少了些险峻却又多出一些别样意味。


据白帝庙碑记载,至宋代还有人用汉隶书写“公孙述帝之祠”的匾额悬挂于庙前。但到了明代正德七年,四川巡抚林俊以马援“子阳井底之蛙耳”为据,毁公孙述像,并在白帝庙内改祀曾入蜀劝阻公孙述称帝的汉将马援,并祀土神、江神,遂改白帝庙为“三功祠”。

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巡抚朱延立和按察司副史张俭,鉴于三国蜀主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于是庙内改祀刘备、诸葛亮,改三功祠为“义正祠”。

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巡抚段锦复又在庙内添加关羽、张飞像,取“明君良臣”之意,改义正祠为“明良殿”。庙中所祭,从此再无变故……


说白帝是座汉城,但其实也几无遗迹,真要寻古的话除了庙内碑刻那就得掘地三尺。现有地面上的一砖一瓦,估计能推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不错了,再远也远不过民国,所以我才会这般纠结票价……跟钓鱼城差不多,尽管白帝城内碑刻许多,但纯古碑也就那么几块,就算加上别处移来的悬棺、化石和各种琐碎文物,顶破大天我也不认为值当120元软妹币,半价都嫌贵,呵呵。


不特针对白帝城,我对国内所有收费景区基本都嗤之以鼻——当然是因为我穷,但价格这种因素确实也是必须衡量的一个性价比,遑论好多的货不真价不实。总不能说专做游客过路生意的,只此一次,不宰才没道理吧?反正我会用脚投票,如无必要,能不去就不去!中国那么大,好山好水多的是,哪里不能打野?何必花钱?

比如这种司空见惯的人物塑像,除了能够还原一下当时情境,如果单从工艺和艺术角度来讲,打眼这么一瞧,对比票价这又能值当几块几毛?

碑林当中,我最喜欢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就数康熙这块,碑上六言诗是书赠与当时已告老还乡迁居奉节的巫山人御史傅作楫的,备注说馆内还存有原件,但我根本没去所谓博物馆,能见不能见亦未可知,呵呵。

危石才通鸟道
青山更有人家
桃源意在深处
涧水浮来落花

城上确实没啥看头,花上大半个钟,看一眼转一圈,足矣。

下山的时候看到这坨雕塑倒是挺有个性,衣袂飘飘,没风都感觉有风了。想当然地以为他是李诗仙,结果一看名字却是杜工部,呃这是要打脸背书搞测验么?因为关于白帝城的诗作,杜比李要多么?

管它呢,“彝陵春色起,渐拟放扁舟”,时下春色木有,但是可以过河看红叶去



在火焰山上流连一下午,晚上就到前面白帝镇上歇脚,第二天起早直上子阳城。

在观景平台装逼凹造型,昨日忘了打卡拍​照想补上,结果翻出兜里没有10元纸币。问问边上和狗子一起玩耍的当地小朋友也没有,只不知他是真没有还是以为我要打他个劫?呵呵……好嘛,只要有4G网,咋装不是装,哪怕毛毛雨中雾大得要虚焦。


▲ 2000年和2018年白帝城卫星对比图

不要被现存景象所蒙蔽,白帝并非江中孤城,其实是“连环城”、“城中城”、“城外城”的布局,真正意义上的宋代白帝城分布在今白帝山、马岭(已淹没)、鸡公山(古赤甲山)“两山夹一岭”的中间范围,由白帝城、马岭夹城、下关、瞿塘关和子阳城组成,核心区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城墙均夯土甃石结构,外城垣围合长度近7000米。




正中夔门,首当其冲的便是火焰山下的瞿塘烽燧,现在上面伪筑了一道瞿塘关(真正的瞿塘关其实就在子阳城下)。瞿塘峡口只有烽火台,保存尚好却湮没于荒草丛中,设想当年绝壁高台,战事若起,便是能向身后的白帝城直接预警。

夔门天下雄,这川江湍急再加上山高林密,江中有铁链锁江,赤甲山上又有炮火支援,更不要说蒙古骑兵不谙水战,想来不用开战其实胜负已分。瞿塘为前出烽燧,战事一起,烽火台秒预警,然后从白帝到下关、瞿塘关再传上子阳城,那便真的是烽火连天。

▲ 锁江铁柱原址情形(作者不详)

▲ 测量锁江铁柱(摄影:解特利)

锁江铁柱,原本在瞿塘峡与草堂河交汇处的一块礁石上,当年搭配七根铁链横锁长江,是南宋大将军徐宗武为阻挡蒙元入侵于景定五年(1264年)所设。官方介绍说铁柱通高2.3米,直径0.4米,基座0.27米,柱身有五节宝顶,配纹饰,其中一根下部残存“……大将军作”字样。

是故,眼前这根一眼便知是赝品了……原物1997年涨水时被轮船撞断。水落石出后,人们在石盘上发现铁柱断裂的上半部分,已由白帝城博物馆收藏。

瞿塘峡南岸碑子洞有贾似道锁江告示题刻,碑曰:“……凿洞,打舡,铸铁柱,造铁缆锁瞿塘峡关,永为万万年古迹……

不过,一切都是想当然尔。祥兴元年(1278年),忽必烈军队攻下重庆,顺流而下取夔州,锁江铁链最终未能达成锁江使命,而元军兵峰一出夔门,襄阳不保,乃至整个江南都已在握。

可笑宋元之后,锁江铁链却变成了官府盘剥税收之关卡,如此物尽其用,也真是讽刺!


伪铁柱附近还有一锁江告示碑和元不伐(宋人)《峡中铁柱》诗碑,是真迹不假,但告示损毁严重辨认不全,而元诗我以为真不咋的,与同咏铁锁关的杜甫(一说是陆游)所作《峡中铁锁》相比,还是要差那么一丢丢,所以不录,下为杜作:

世代兴亡事有由
将军远镇古梁州
堪嗟铁锁依然在
不锁瞿唐峡口头

前面说过“瞿塘关”上除了一座烽火台还算保存完好,其他所有建筑皆非古迹,徒有其形。不过关上放有几块旧石碑,看着倒是有些年头儿,不知真假也不知何用。


关下还有古象馆,免费。进去看看夔门象化石也还不错,至少这货是真的呀,而且古得不能再古,嘿嘿。

还是说回子阳城。子阳即白帝,白帝即子阳,后世人们为公孙述在山头建庙立像,白帝城变为白帝庙,但子阳城也还在,就在今白帝城背后山上的紫阳村。​当然咯,七八百年过后,除了断壁残垣,剩下的也只有成行成列的脐橙林。如今,奉节脐橙可比子阳城名气要大出许多。

本也没指望更多,但到了发现城墙台基风化都挺严重,而果农将果园辟成梯田,同样也是因山为垒,石头所砌之堡坎层层叠叠,与古墙垣不分伯仲,我反正是傻傻分不清。


早前考古发掘的现场早被填平,无处寻迹,于是只凭目力所及,自己想当然。但回来整理资料我才发现,虽然一头雾水,但是也跑了个差不离。不可能全寻遍,但主城门和小西门在哪儿,大抵还是心中有数哈。


▲ 我现在看到的小西门

▲ 早前发掘中的小西门

主城门就在公路边,现停车场附近,小西门城门和城墙遗址就在白帝城正对着的山头,两者中间便是下关城。

▲ 早前发掘皇殿台瓮城全景(西南-东北)

▲ 早前发掘堰塘坪城墙及附属墩台(东北-西南)

▲ 早前发掘窝坑子排水沟全景(西南-东北)

中国文物报报道:考古现场之前曾发掘出土了相关制造工具,曾推测是南宋士兵用来制作火药使用,然后就在遗址现场挖掘出了一批保存完好的火铁雷,并在铁雷填充物中发现了高含量的硫元素,从而印证此前猜想。“这也完全印证了旧文献对宋蒙战争中使用相关火药武器的记载。”

▲ 白帝城发掘出土的冷热兵器

▲ 白帝全景及南宋城垣布局图

1998年至今,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以三峡文物保护为契机,围绕白帝城范围内开展山城防御体系的考古工作,历时20年共开展11次考古工作,确认子阳城区域南宋遗存以城防设施为主,兵器丰富,生活类遗存较少,可见其在南宋为纯军事用途的城址;城址布局依山就势,设置多重城垣,城内高台据险为城,彼此设有通道连接,相互呼应;从实物证据也证实了白帝城遗址子阳城片区东汉始建、南宋拓展、降元废弃、明清沿用的历史沿革。


尘归尘,土归土,等我来时小西门都被埋得只剩一尺豁口,所以我都不敢确定这是门不是​。

话说寻城一路,走过那么多宋城,见过那么多宋墙,就只有子阳城地面曝露部分风化最为严重,严重到有些离谱,这种一碰即碎的渣渣状态,莫说八百年,看起来八百万年都可能有,不知何故?如果说是风雨侵蚀缘的话,我看城外其他地方的石头也不致如此……不明觉厉!

逛完就寻完,一早一晚累计一天时间整好。半天寻城,半天赏叶,最后想说寻城一路,我一直都在装逼与装逼中间……尽管身在江湖苟且,但是我也看到了夔门岸上有一句:“有诗有橙有远方……”

都忍大半天了,最后终于没忍住,下山时我悄悄向路边的脐橙伸了出了罪恶的手。直甜到心里面呀,边走边剥,向山下宝塔坪缓缓遁去……

日出清江望
暄和散旅愁
春城见松雪
始拟进归舟

本文由 江子渔 发布在 游记 专栏,并贴了 等标签。

共有 7 条回应

  1. 张波博客 说:

    视频做的好专业呀,

  2. Sam.Z 说:

    视频啥子情况,无人机有点抖呀,你不是提前规划的线路的嘛~ 白帝城奉节本地的我记得是20还是50,忘记了,外地人100吧,上回去各种觉得坑,除了天险文物少得可怜,这些地方变成景区就变了味道,还是看你找古迹舒适~

回复 奶爸建网站笔记 取消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