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天自曝四十张,成渝古道上且行且珍惜

上回剪个小视频,有细心的朋友总问:“四大四十天,咋你自己一个镜头都木有?”

呵呵,我倒是想有呢,可巧夫也难为无米之炊。一直以来,我都藏在镜头背后,而同行的兄弟伙又都不怎么拍视频,四十天里,我出演过的好像有且仅有一两个镜头,还特么都是倒霉催的时候,比如无人机落水时我下河去捞尸体……你们大可想象,某人穿个火烧窑裤儿,在河里踉踉跄跄张牙舞爪时,头顶的地中海发型还频频闪亮,这种自毁形象的图片和视频,即便能用我也肯定不得用撒。

不过呢但是,毕竟经历了这么多天,某人虎背熊腰的“欠影”还是不老少的,因为长相磕碜,兄弟们呢也自觉懂得起,尽量不拍我的正面和脑门,所以工作照多是侧面和背影,好歹有总比没有强嘛。至于能看不能看的,请将就。

催更的朋友,也请将息!

荣昌广顺老街上的废墟,曾经的茶馆牌屋,道长2015年过来时还人声鼎沸。

壁山丁家街道谢家大屋基厢房的大门很美,带路的乡党说里面也有很多精致的老物件,可惜主人起场去了,铁将军把门。

壁山青杠街道水口,古道边一个废弃的幺店子,道长说之前曾在墙上看到过一张民国海报,可惜垮塌过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铜梁围龙镇老街,雨巷无人,淅淅沥沥的院子里,某人还到处指指点点。

壁山青杠街道何氏百岁坊下,你以为我在拍花花?其实我只是在借前景。

百岁坊附近的一个院子里,残留的半截神道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翻转过来,结果上面只有“周公”两个字。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百岁坊下认真做个笔记。

壁山来凤街道,老街上的《新开坦途》碑,新加了一个玻璃金钟罩,本来巷子又特别窄,拍照很不方便的说。

忙里偷闲,在来凤老街逗猫惹狗。

给永川铁岭山下残存的一截古道锄草,边上还立有一块石碑,云云唐僧西天取经从此路过,笑死我了。

璧山接龙铺附近的古道,宽石梯子名符其实。不过某人没能吃到午饭,挖土都没得力气!

壁山青杠街道古楼沟,兔儿山下一段湮没的明代古驿道,三个人挥汗如雨挖了半天也才只挖了两步石级出来,道长说下次回去可以在古道群里组个团再来。

壁山青杠街道,测一测水口的杀人桥有好长。


水口曲径通幽,竹林掩映之下古道保存完好,走起来也带感。到得山脚时,某人在财神庙前驻足。穷慌了,想要临时抱个佛脚。


荣昌峰高街道太平寨下有两龛摩崖造像还不错。

九龙坡走马镇金马村避子坎,一空龛面前,某人也凝视半天。

壁山福禄镇大石包摩崖造像,有且仅有两龛,边上还有几座零星古墓。

铜梁华兴镇三塘村半边寺摩崖造像,地下室碉堡结构,顶上为当地居民新居,尚未完工,原寺庙建筑遗址基本全毁。

大足中敖镇舒成岩摩崖造像,打电话托关系,好不容易才混进去。

大足中敖镇《重修寿远桥碑记》桥坊,藏于当地一居民家中,男主人热情周到地引领介绍,但稍后女主人归家便指桑骂槐不给好脸色。好在我们业已看完问完,赶紧拍拍屁股就走。

大足万古镇凤顶山(空乐山)上的汉代崖墓群,山下有寺与山同名,寺内还有摩崖造像。

铜梁大庙镇冯家夫妇合葬墓,当地直名石棺材,墓前有冯氏老宅,朝门为石牌坊,形制保存还算不错。

璧山凉亭关下,伍家沟(林湾)公路边,发现一块光绪年间的摩崖题刻,内容为“是烈女子”四个大字,但因为风化以及人为凿毁,题跋记述余字不多,内容不详。

荣昌昌州街道喻茂坚墓前竖立的大石碑,风化相当严重,碑记已经没法通读。

大足高坪镇川东道口附近的德政碑,在古道旁边的半崖上,主体为“仁政覃敷”四个大字,落款不存,具体年代不详。

曾几何时,不见熙熙攘攘,荣昌广顺老街的茶馆里面也就长满了草。

璧山丁家街道张家屋基,主人又不在家,只看一半也是看了个寂寞。

和老丁背靠背拍一张,永川双石镇水腊竹院子残存的朝门院墙。

永川双石镇龙家院子(宋家槽),从地名便可知悉房子几易其主。

壁山来凤街道下邓家院子,曾辟为学校。

璧山丁家街道白鹤林谢家大院,大门以及封火墙保存还不错。

打酱油,看不出或者不确定是哪里了。

九龙坡白市驿周氏牌坊附近,原民航家属院院墙上发现了一批民国烧字砖,字体不甚工整清晰,揣测或为“民廿年添建纪念”字样。


大足高坪镇青龙老街上的川主庙大门紧锁,本以为不能进,但是后来发现铁锁铁链只是象征意义的缠绕着。进去之后打眼环顾,虽然一干造像都不咋的但三教九流还算齐全,所以我也难得学了一回老司机的动作,给川主、财神和月老都分别进了香。当然咯,关于这临时抱佛脚莫须有的排序嘛,我不说大家应该也能猜到,肯定是越往后越重要,呵呵。

大足万古镇空乐山摩崖造像前打个卡。


璧山问路。有朋友曾戏谑渝西就那么几个区县,四十天的时间你们咋个走出来的?用爬的么?呵呵,所谓线性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啊,要不你试试问路问地名都要问个半天先?


因为下雨耽搁,在璧山青杠呆得最久,足足一周,所以记忆深刻,特别是夹马槽山口新修的那家农家乐。新房刚成还未装修,我们就在此打尖歇脚,来来去去,反反复复有三四次了。主人一家都很热情,张大哥的厨艺更是没得说,色香味俱佳,以致回来这么久,还感觉津津有味,念兹在兹。

四十天里,吃过那么多的馆子和农家以及地方特色,但我最怀念的只有他家,没有之一。唯一可能欠点火候的就是他家新酿的白酒口感差强人意,如果说能配上马坊酒厂的酒那就完美了。不过,也只有我和老丁才爱喝酒,白水水,黄水水,一路没断过,呵呵。

吃货的脑回路也挺简单的,如果无关风景,那么记忆就只剩好吃不好吃了!

本文由 江子渔 发布在 游记 专栏,并贴了 等标签。

共有 4 条回应

  1. 小陈故事 说:

    不发则已,一火色发了这么多张艳照。出去了几十天,果然解锁了好多姿势。

  2. 摄影协会 说:

    你为什么能在空间放这么多的图片,不怕满吗?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