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石柱西界沱,感受一个千年古镇的繁华没落

西沱古镇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原名西界沱,古为“巴州之西界”,因地处长江南岸回水沱而得名。

秦汉时期,“川盐销楚”,西沱一跃成为川东商业重镇,至清代中叶盛极一时,商贾云集,物资集散,辐射整个川东、鄂西。


西沱古镇沿长江边拾级而上,有石梯千步,当地人称之为登天云梯,云梯全长大约500米(三峡工程蓄水后已经淹没了500米左右),高差将近160米。云梯两边层层叠叠的土家民居和吊脚楼,错落形成熙攘闹市。“云梯街”号称“万里长江第一街”,足可想见当年全盛时期之规模。不过繁华终随雨打风吹去,因着盐业水路的衰落,西沱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2019年,当地政府大力整合修缮之后,西沱重新开街,以期通过旅游业拉动振兴。结果不到俩月,就在9月4日凌晨,一场大火“火烧连营”,殃及云梯街下段的熊家大药房一带,烧毁房屋14间(图上中空位置,对面就是忠县石宝寨)……




▲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我从石宝过来,虽说是“打酱油”,但确也是因为人家眼里的西沱印象,古色古香,美轮美奂。

一向对所谓古镇不感冒,也早已知悉火灾新闻,可我却总以为以西沱的规模,这点儿天灾人祸,应该也只是伤及皮毛。结果我还是太乐观……不过也没关系,“打酱油”路过的主要原因,其实只是因为我要到石柱乘高铁而已,嘿嘿。




熟悉我游记风格的人都知道,一般引用完华丽的官方介绍和说辞,我就要开启吐槽模式了——因为我只喜欢古旧而不喜欢新伪。但是我越来越发现每个地方的人好像都只喜欢听好听的,忠言逆耳之类的话就属于越俎代庖,吃饱了撑的,动不动谁都想和我在评论区开撕。甚至有人说我的游记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我勒个去!烦了,也怕了,实在不想打一场无谓的人民战争——真的,无力吐槽!

以后,我就只拍我喜欢的。只发图,不评论,尽量不置可否。

没得拍更好,连游记都可以省了。


我不是纯粹的游客,也不是专业的摄影师,我的欣赏角度就是单纯的真善美。不过通常来说,视觉意义上的冲击往往更胜一筹。所以想说我也不尽然专业打假,如果假得好看,我也是十分认可的,呵呵。就像此处的铜雕肯定没有上面别人照片里的群演给力……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嘛,遇不上,我也是莫能奈之何。于是又忍不住,还是想要多句嘴:作为一道特别的风景和噱头,其实完全可以职业化、常态化嘛!

不知道赶场天氛围如何?感觉整个西沱古镇人气凋零,处处大门紧锁,想感受一下市井生活气息都好难。



古镇到处都在翻新重建,要想找历史真迹真的是凤毛麟角,更是难上加难。偶尔遇到一间房,一扇门,便会有一种莫名的惊喜,像旧电影一般的质感,引人入胜,情不自禁地去想象个中人物情境。

这家富绅,那家贫民;左边铁匠,右边染坊;东家阁楼有女好逑,西家秀才跻身朝堂……古之人,今之人,错位的时空里,应该如何相遇相惜?



暮鼓晨钟,雨雪风霜,问世间哪有那么多的源远流长?就像再无千人跺千脚的肺腑铿锵,再无“一树遮三县”的余荫好乘凉,无人走过的或许才是墙上最斑驳的时光。

我悄悄地来,静静地离开,身后还有一位正端碗吃饭的大姐玩笑怨怼:“破砖烂瓦,有哪样看事?”

我只应了她两个字:“确实”,哈哈。

西沱,我来过,又走了,意犹未尽,不置可否。

本文由 江子渔 发布在 游记 专栏,并贴了 等标签。

共有 2 条回应

  1. Sam.Z 说:

    确实没得啥子看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