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此心安处
-
摇啊摇,摇到团凼桥
我的外婆桥真的就叫小桥,而几十米开外的大桥便是龙见桥。当鱼泉河的水与螃蟹塘来的水,在这里交汇,再往下便有了团凼河和团凼桥,我几十年也走不出去的地方。
一座山,两条河,三座桥,涓涓汩汩,浩浩汤汤,始终寄托着无数水江人的乡愁与梦想,亿万斯年,地老天荒。
-
年年至日长为客,无论他乡或故乡!
飘忽冬至,乍暖还寒,一缕斜阳残照里,一把罡风剔骨刀,“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无论过客还是归人,无论他乡抑或故乡……
孤独的人,原地不动都是一种漂泊。
-
扑朔迷离,金家洋房子里到底有没有一位待字闺中的金小姐?
金家洋房子,位于重庆市南川区水江镇,始建于民国初期(1915年),是重庆开埠建市时期一级历史风貌建筑,重庆市优秀历史建筑。
关于金家洋房子,有人道听途说杜撰出了一个金家小姐不幸被土匪头目相中,而金家长兄病死,二哥又身患残疾,为求自保金小姐不得已假死,却与门当户对的王家公子偷偷暗结连理的传奇爱情故事。
-
再话龙岩,错有错着,当咬卵犟我是认真的!
1 评论道长在古道群里三番五次不不厌其烦地强调龙岩城其实是海龙囤,我南川人愚昧,识字不全才会把“戍罗播,城龙岩,毕事”一句奉为金科玉律,错把马脑山上马脑城也命名为龙岩城,而已。当然愚昧之类的后话是我自己认领的,而且我也确切知道海龙囤此前名叫龙岩城,毕竟去过嘛。但饶是如此,在道长又一次提及时,某也还是没忍住多嘴一问:“有没有一种可能是重名?”
-
不只是路过!一个南川人关于丛林沟海孔洞一本正经的回忆联想
4 评论1939年10月13日上午,水江石的天空中突然出现了18架日本飞机,一路耀武扬威如入无人之境,轰隆隆往南川县城方向奔袭而去。这一幕恰好被当地一个名叫胡一周的小学生映入眼帘,从此刻骨铭心,恍然如昨……1993年,作为历史老师,胡一周又向同样是小学生的笔者和同学们讲起他当年的惶恐,说他永远也忘不了大人们脸上的乌云密布,他也真的好担心日本人要打到重庆过年吃汤圆。
-
龙见长安,桥下陡溪,我的临时起意和一场说走就走的寻桥日记
竹篮打水一场空!上周回南川老家办事,讨巧讨嫌之余,事情虽然没有办成办好,却也还是搂草打兔子,从东到西顺便摸了三座古桥。不过,所有的顺路从来都是刻意!为俗事所累,为资本所扰,话说我这过江龙也好,地头蛇也罢,这都憋憋盘了超过一年时间了。再不出去放个风,我的肉身以及我的老爷机怕是都要长霉生蛆了啊!唉,人倒霉了,是不是也该晒晒?
-
南川往东,水江向北,骑龙骑龙哟上了高山还要下个大河
骑龙者,七龙是也,以境内七条龙形山脉而名。所以一字之差,可能是口误,也可能是因为当地民风彪悍。在当地有这么一句俗语:“胆大者骑龙骑虎,胆小者像抱鸡母”或为印证(抱鸡母、抱鸡婆为南川一带方言,指正在孵蛋的母鸡)。不过也还有一种说法,是缘于乾隆年间,人们在龙颈坳建房聚居而成集市,所以名曰骑龙庙或骑龙场。
-
乡野趣谈,香艳聊斋,南川马嘴有个“围腰坟”的传说,你可听说过?
某日正午,路上行人稀少,一挑盐的挑夫行经此处,挥汗如雨。恰遇一回门的娇美小媳妇,背上背着个奶娃娃。挑夫看小媳妇模样俊俏,又独自一人,眼前一亮便举止轻浮不断地言语挑逗。荒山野岭的,小媳妇既羞且怕,赶紧掩面遁逃,直到走出里许才发现原来娃娃头上的帽子不见了。那帽子上有些银锁坠饰之类的挂件实不便宜,丢了回去怕是不好向公婆交待,于是她只好回头再找。等找到马嘴垭口,看见挑夫正歇气等她,娃娃帽子明晃晃的便挂在那扁担上头。小媳妇尽管忸怩,但还是张口索要,可挑夫就是不允,吃准了她胆小怕事不敢声张,开始动手动脚。
-
二十年后下桥塘,一河架一桥,一山藏两碉,都不似旧时模样!
李清照过乌江的时候,曾经留下一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好像是叹那英雄气短,似乎也藏着某种儿女情长,总之是睹物思人,心中有侠骨柔肠才会千回百转。而作为伪文青,作为南川人,我一俗人浪荡子其实也有两个地方“不肯过”,一个是肖家沟,另一个就是桥塘。原因无它,因为那里有我曾经喜欢而得不到的姑娘……2017年,我朋友圈也写过一首打油诗,这次刻意把它放到视频结尾,算是破题应景。因为我终于还是又来了桥塘,哈哈。
-
石梁山下石梁河,石梁河上石梁桥,来世今生,风雨无阻
4 评论民国《南川县志》有云:“南邑石梁河者,左通云贵,下达巴涪,与卌(xì)十八渡萦纡同为孔道,经千万人来往,本属要津。当夫春夏之交山泉暴发,浪滔天而岸仄,崖坠石以云奔,见者心惊,行人裹足。”石梁桥桥上亦有碑记序:“西蜀山水最奇,莫奇于南平东。金佛山高出群山,阔半于邑,众水为之发源。上有(龙岩)瀑湧飞腾,由水源村并流而入,于是河曰石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