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下忠县,皇华城上摔一跤

皇华城又称皇华洲(黄华洲),原名江浦,三峡库区最大的江中岛,位于重庆忠县城东8公里处的顺溪乡皇华村境内。因为地处江心,云蒸霞蔚,雾气氤氲,当地人也称其为仙居岛。


皇华城海拔142—272米左右,原来面积约有2.5平方公里,三峡大坝蓄水以后,面积缩水至1.2平方公里,但值得庆幸的是,尽管瘦了好大一圈,古城遗址区域却刚刚好的给基本保留了下来。


南宋末年,风雨飘摇之际,四川制置使余玠为抵御蒙古军队,入川后在钓鱼山大良坪、江浦等地相继筑城,并移忠州州治于江浦。

宝祐二年(1254年),宋理宗的侄子赵禥被封为忠王,建王府官邸于江浦,始筑城墙。

咸淳元年(1265年),赵禥继位登基为宋度宗,升忠州为咸淳府,始名皇华城。



皇华城四面环江,长江就是天然护城河,若无舟楫之便,登岛也是特么不易。

我冒着大雨而来,深一脚浅一脚地陷入滩涂泥泞,正犹豫要不要脱鞋脱袜上船之际,江边船上的渔民夫妇友情提醒,不用靠近,打个电话让师傅开船到相对干爽处来接就行。

于是欣欣然,伫立船头,一人一船渡江而去。


上岸登岛,百步之内,便有一水塘,塘内有一古井,内外清澈有别,不知道是塘内浸水还是泉眼自溢?更不知是否宋井?观其工艺精巧,就算最近,怕也是明清古井。


后来在别处也发现同样形制的古井,水质清洌,引来不少“井底之蛙”。因为水面离井口较高,平日里又被木板遮盖,这群蛙我感觉也是自己推自己入坑啊,从此便再无缘得见天日了。我今天算是给它们开了个光,哈哈。


皇华岛正处江心,自然不会缺水,岛上水井星罗棋布,同时还有三口大水塘,虽然无法确切考证是先有塘还是先有鱼?是古来有之还是今人新筑?但到底是水源丰沛,有水有田,无论驻军还是屯垦都一样安然无虑。



▲ 皇华城古校场和古衙署遗址

清乾隆二十三年(1762年),时任忠州知州的王尔鉴作《皇华城》:

闻说迁州处,皇华尚有城。
当年资战守,此日见樵耕。
四面江滩合,一洲烟树横。
颓垣犹断续,斜日映波明。

《宋史· 张珏传》: 德祐三年(1277年),“达州降将鲜汝忠破咸淳皇华城,执守将马堃,军使包申,巷战死。

今人之所以能够得见遗迹不多的原因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战火,因为早几十年间,岛上各处城墙城门还有保存完好的。

鼎盛时期,皇华岛上皇华村下辖四个生产队,人口超过两千人,在那些个只求温饱只为证明一颗红心的荒唐年代,古城自然也难逃被拆被砸的坎坷命运。

于是乎,城破,兵焚,人心荒唐,皇华至此不繁华。


穿过竹林小径,幽深处,有一残马坠匍于地,这应该算是皇华城的地标了,所有人游玩此处之打卡必选。我却好奇是什么人手这么贱?能够横刀劈石马还补刀锯前足?不过这也是和古井一样无从考证,这尊石马到底是来自宋朝还是明清?按说也应该是墓前所立之物,可放眼四顾,没瞧见周围有大墓影踪迹象。

下雨路滑,筋斗匍趴,后来我与当地返城的一家四口同行此处时,人一家跑跑跳跳的走得好不欢快,我却小心翼翼还马失前蹄,摔了重重的一个屁墩儿,痛惨了,痛了我好几天。因为落地之前,我的第一反应居然是一手撑地消力,一手还将相机紧紧搂入怀中……男人心疼女人孩子也不过如此吧?哈哈。





七八百年后,皇华城当年遗迹端的是片瓦难寻,岛上更多的还是各种明清之际的旧宅或墓穴遗物,非专业人士的话有时候好难分清这活人与死人之属。于是只能秉承一贯的原则: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繁华不再,人心不古,唯一殊途同归的就是向死而生了。

咱中国人都有的一个习惯就是给活人修墓作棺,但老实说,我见过放堂屋,放厢房,甚至放茅厕,但像这样放野外的还是活久见。如果不是包裹得严严实实,差点就让人误以为是悬棺。退一步讲,用迷信的话说,搁这荒郊野外难道不怕有小人下烂药动手脚?毕竟,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也不可无嘛。




▲ 皇华城古城墙遗址

曝于野,隐于尘,那些隐藏在林间地下的古城墙还是有得以幸免于难的。这才是真正的宋墙!我就只找到这么一段,据说还有一段保存得更好,但是藏在荒草林深处,我后来转了大半个岛,泥足深陷也还是没找着。那个“保江处”的宋代题刻也没找着……1.2平方公里的范围也老实不小,下雨无人带路的话,基本上问路也是白问。

至于码头上来,水塘边上那个复原的半吊子城门,亦真亦假,这我就不得而知了。




人面黄花,昨夜东风,那些人去楼空,那些荒坟野冢,谁知道到底荒废了岁月几何?


曾经的皇华村小,再无朗朗读书声,只有一窝鸡咯咯在房前屋后打着地窝……


皇华城也算正经开发过,名字倒是起得很响亮,叫什么皇华城国家湿地公园。但是这个“国家级”莫说评星评A,怕是连好点儿的农家乐都比不上,就只修了个环岛步道和几间屋子、亭子,立了那么几块标识牌也是瞎话鬼扯……我来寻宋城的,你却给我讲花花草草,说些有的没的,实在蛋疼!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没钱搞开发,乱整啦。

所以在那个所谓宣讲中心附近,我好不容易找乡民要来钥匙开门,结果进去一看都是些假把式,立马甩屁股走人。看这些个洋不洋土不土,不伦不类的东东,我还不如去踅摸那些老房子,和老乡摆摆龙门阵……


管钥匙的这家人,很热情,老两口加上儿子一家四口周末回来,也很闹热。

她家的祖屋有些年头儿,也是一两百年光景了,据说祖上当年是郎中,所以买房置地得以成为当地豪门大户。而我最感兴趣的是她家厨房的那道门,厚重古朴,又透着一股文人秀气,不知道当年这厢房作何用途?想来不是郞中坐诊之处就是书屋所在吧?


和这一家子聊了一阵,我又去转岛找城墙,结果转了一圈居然又绕了回来。于是讨口水喝,再和大婶八卦几句,然后与他儿子一家相约一起离岛,因为确实没啥可看了。

她家的大孙子一点不怕生,跟着我又去临近的一间老屋绕了一趟,可惜他好像不爱说话,我逗他不来,呵呵。

一行人,或急或缓,奔码头而去。

因为鞋底滑,下坡路我走得那叫一个战战兢兢,笨拙得连小屁孩儿,人家的二小子都撵不上,到了还是摔了个大屁墩,狂汗!

上船离岛,别了皇华去繁华,奔忠县县城去也。

不过是自己立了个flag,在逛了这么多所谓抗元名城遗址之后,此行值与不值的,心里老实没有什么得失计较,唯一不爽的就是把我摔痛了——当然,车马费也有点儿肉疼的赶脚。皇华岛上现在仅剩四五家人,还都是留守或孤寡老人,所以虽说渡船价是5元/人,但真要等到人齐开船那得等到地老天荒的节奏,等不起就只能是包船过江。花费倒也不多,一张毛爷爷而已,但是设若当作是门票钱的话,这岛上啥啥没有,还真是有些不值了。

不过,风景自在心中,又岂是眼见所得?呵呵……

PS:忠县博物馆有皇华城复原沙盘模型,我是没去。但时间不赶的话,可作一观,再来转岛的话那就能够了然于胸不是?

本文由 江子渔 发布在 游记 专栏,并贴了 等标签。

共有 3 条回应

  1. 涨知识了,还不知道忠县有这么个地方。

  2. Sam.Z 说:

    繁华不在,皇华也不在,可怜人也没在,稀稀疏疏,再过个几十年,政府不开发,就再没人,变孤岛了,正好你的片记录了还有人的时候,哈哈哈

回复 Sam.Z 取消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